字典帮 >古诗 >送任载、齐古二秀才自洞庭游宣城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孟郊
2025-09-03

送任载、齐古二秀才自洞庭游宣城

唐代  孟郊  

离别  

洞庭非人境,道路行虚空。
二客月中下,一帆天外风。
鱼龙波五色,金碧树千丛。
闪怪如可惧,在诚无不通。
扣奇知浩淼,采异访穹崇。
物表即高韵,人间访仙公。
宣城文雅地,谢守声闻融。
证玉易为力,辨珉谁不同。
从兹阮籍泪,且免泣途穷。

送任载、齐古二秀才自洞庭游宣城作者简介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送任载、齐古二秀才自洞庭游宣城翻译及注释

《送任载、齐古二秀才自洞庭游宣城》是唐代孟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洞庭非人境,道路行虚空。
二客月中下,一帆天外风。
鱼龙波五色,金碧树千丛。
闪怪如可惧,在诚无不通。
扣奇知浩淼,采异访穹崇。
物表即高韵,人间访仙公。
宣城文雅地,谢守声闻融。
证玉易为力,辨珉谁不同。
从兹阮籍泪,且免泣途穷。

诗意:
这首诗词是孟郊送别两位秀才任载和齐古,他们从洞庭湖出发,前往宣城。诗中描绘了洞庭湖的景色和旅途中的壮丽景观,表达了对他们的祝福和对仙境的向往。诗人还表达了对文雅之地宣城的赞美,并希望他们在那里能发扬文化,取得成功。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两位秀才的送别之情以及对他们未来的祝福。诗中的洞庭湖被描述为非凡的人间仙境,道路行驶在虚空之中,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描写,如鱼龙波五色、金碧树千丛,增强了诗句的艺术感和美感。

诗中的意象和语言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对异域风景和奇特事物的向往。诗人称赞了宣城的文雅之地,希望他们在那里能取得成功,发扬文化。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深情祝福,希望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不受困境所限。

整首诗词意境深远,语言优美,通过对景物和情感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幅美丽而神秘的画卷中。它展示了孟郊诗人对自然和人文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知识和文化的推崇。这首诗词以其诗意深远、意境清新而被人们所喜爱。

送任载、齐古二秀才自洞庭游宣城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rèn zài qí gǔ èr xiù cái zì dòng tíng yóu xuān chéng
送任载、齐古二秀才自洞庭游宣城

dòng tíng fēi rén jìng, dào lù xíng xū kōng.
洞庭非人境,道路行虚空。
èr kè yuè zhōng xià, yī fān tiān wài fēng.
二客月中下,一帆天外风。
yú lóng bō wǔ sè, jīn bì shù qiān cóng.
鱼龙波五色,金碧树千丛。
shǎn guài rú kě jù, zài chéng wú bù tōng.
闪怪如可惧,在诚无不通。
kòu qí zhī hào miǎo, cǎi yì fǎng qióng chóng.
扣奇知浩淼,采异访穹崇。
wù biǎo jí gāo yùn, rén jiān fǎng xiān gōng.
物表即高韵,人间访仙公。
xuān chéng wén yǎ dì, xiè shǒu shēng wén róng.
宣城文雅地,谢守声闻融。
zhèng yù yì wéi lì, biàn mín shuí bù tóng.
证玉易为力,辨珉谁不同。
cóng zī ruǎn jí lèi, qiě miǎn qì tú qióng.
从兹阮籍泪,且免泣途穷。


相关内容11:

哭卢贞国

赠李观(观初登第)

遣兴

古意

浮石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答昼上人止谗作
    烈烈鸑鷟吟,铿铿琅玕音。枭摧明月啸,鹤起清风心。渭水不可浑,泾流徒相侵。俗侣唱桃叶,隐士鸣......
  • 送淡公
    燕本冰雪骨,越淡莲花风。五言双宝刀,联响高飞鸿。翰苑钱舍人,诗韵铿雷公。识本未识淡,仰咏嗟......
  • 列仙文·方诸青童君
    大霞霏晨晖,元气无常形。玄辔飞霄外,八景乘高清。手把玉皇袂,携我晨中生。玄庭自嘉会,金书拆......
  • 赠转运陆中丞
    掌运职既大,摧邪名更雄。鹏飞簸曲云,鹗怒生直风。投彼霜雪令,翦除荆棘丛。楚仓倾向西,吴米发......
  • 寻裴处士
    涉水更登陆,所向皆清真。寒草不藏径,灵峰知有人。悠哉炼金客,独与烟霞亲。曾是欲轻举,谁言空......
  • 登咸阳北寺楼(一作登感化寺楼)
    高秋原上寺,下马一登临。渭水西来直,秦山南向深。旧宫人不住,荒碣路难寻。日暮凉风起,萧条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