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登蒲州逍遥楼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隆基
2025-09-07

登蒲州逍遥楼

唐代  李隆基  

长榆息烽火,高柳静风尘。
卜征巡九洛,展豫出三秦。
昔是潜龙地,今为上理辰。
时平乘道泰,聊赏遇年春。
黄河分地络,飞观接天津。
一览遗芳翰,千载肃如神。

登蒲州逍遥楼作者简介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登蒲州逍遥楼翻译及注释

《登蒲州逍遥楼》是唐代李隆基(唐玄宗)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蒲州逍遥楼的景致,并借景抒发了作者对时光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豪迈风貌的赞美。

《登蒲州逍遥楼》中文译文:
长榆息烽火,
高柳静风尘。
卜征巡九洛,
展豫出三秦。
昔是潜龙地,
今为上理辰。
时平乘道泰,
聊赏遇年春。
黄河分地络,
飞观接天津。
一览遗芳翰,
千载肃如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逍遥楼,通过楼前的长榆树安静无战火,高柳烟尘未起,展示了楼外宁静平和的景象。诗人以蒲州为起点,描述了征巡九洛、展豫、出三秦等经过蒲州的行程,表达了自己所经历的壮丽景色和历史的变迁。

接着,诗人回忆起过去,将蒲州称作“潜龙地”,意味着曾经隐藏着伟大的潜力。而如今,蒲州已成为政治中心,“上理辰”指的是朝廷的中心之所。诗人认为时代平和,百姓安康,乘坐御道从蒲州出发,欣赏春天的美景,暗示着诗人对逍遥楼所在的地方的喜爱和对如今时光的赞美。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对历史名人的敬重。黄河分割土地,渔樵耕读观赏黄河对接天的壮丽景色。而一眼望去,千载名仕的书法作品犹如神灵一般肃穆庄严,表达了对历史的敬意。

整首诗以逍遥楼为背景,以山河自然和历史名人的景观为素描,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逍遥楼景致的喜爱,同时融入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之情。

登蒲州逍遥楼拼音读音参考

dēng pú zhōu xiāo yáo lóu
登蒲州逍遥楼

zhǎng yú xī fēng huǒ, gāo liǔ jìng fēng chén.
长榆息烽火,高柳静风尘。
bǔ zhēng xún jiǔ luò, zhǎn yù chū sān qín.
卜征巡九洛,展豫出三秦。
xī shì qián lóng dì, jīn wèi shàng lǐ chén.
昔是潜龙地,今为上理辰。
shí píng chéng dào tài, liáo shǎng yù nián chūn.
时平乘道泰,聊赏遇年春。
huáng hé fēn dì luò, fēi guān jiē tiān jīn.
黄河分地络,飞观接天津。
yī lǎn yí fāng hàn, qiān zǎi sù rú shén.
一览遗芳翰,千载肃如神。


相关内容11:

幸秦川上梓潼山

咏小山

郊庙歌辞·享章怀太子庙乐章·送文舞迎武舞

夜梦

河北都转运使王公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郊庙歌辞·祀圜丘乐章·寿和
    八音斯奏,三献毕陈。宝祚惟永,晖光日新。...
  • 景祐孟冬祭神州地祗二首
    有炜弥文,克隆宏杓。贻此燕谋,具膺多祐。嶰律吹莩,偿尊奠酒。佐乃沈潜,永祈同末。...
  • 熙宁观享明堂二首
    英声迈古,德施在民。允秩宗祀,实延上神。...
  • 嘲陆畅
    十二层楼倚翠空,凤鸾相对立梧桐。双成走报监门卫,莫使吴歈入汉宫。...
  • 临洛水
    春搜驰骏骨,总辔俯长河。霞处流萦锦,风前漾卷罗。水花翻照树,堤兰倒插波。岂必汾阴曲,秋云发......
  • 春日出苑游瞩(太子时作)
    三阳丽景早芳辰,四序佳园物候新。梅花百树障去路,垂柳千条暗回津。鸟飞直为惊风叶,鱼没都由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