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见萤火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杜甫
2025-07-15

见萤火

唐代  杜甫  

巫山秋夜萤火飞,帘疏巧入坐人衣。
忽惊屋里琴书冷,复乱檐边星宿稀。
却绕井阑添个个,偶经花蕊弄辉辉。
沧江白发愁看汝,来岁如今归未归。

见萤火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见萤火翻译及注释

《见萤火》

巫山秋夜萤火飞,
帘疏巧入坐人衣。
忽惊屋里琴书冷,
复乱檐边星宿稀。
却绕井阑添个个,
偶经花蕊弄辉辉。
沧江白发愁看汝,
来岁如今归未归。

中文译文:
在巫山秋夜,萤火飞舞,
灵巧地穿过薄挂的帘幕进入坐人的衣裳。
突然惊动了屋中的琴书,变得冷漠,
又扰乱了檐边的星宿,稀疏不齐。
萤火们绕着井壁追加一颗又一颗,
偶尔经过花蕊时闪耀辉煌。
沧江上白发斑白的人忧伤地望着你们,
明年还会回来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中飞舞的萤火,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光阴的悲愁和追忆,以及对未知未来的担忧。诗中的巫山秋夜,萤火作为一种微小的生命形态,象征着流逝的时光,作者以之抒发离别之情。首句“巫山秋夜萤火飞”,以孤独的巫山秋夜为背景,给人以一种迷离、寂寥之感。接下来的“帘疏巧入坐人衣”表现出萤火的机灵和灵动,同时也点明了诗中的主题。之后,作者以琴书冷和星宿稀为对比,形容琴书的冷清和星辰的稀少,表达了作者在逝去的时光中感到的孤独和寂寥。最后两句“沧江白发愁看汝,来岁如今归未归”,抒发了作者对未来的忧虑,以沧江白发的形象代指自己的愁苦。整首诗通过对萤火的描写,揭示了作者对离别和未来的思考和沉痛的感叹。

见萤火拼音读音参考

jiàn yíng huǒ
见萤火

wū shān qiū yè yíng huǒ fēi, lián shū qiǎo rù zuò rén yī.
巫山秋夜萤火飞,帘疏巧入坐人衣。
hū jīng wū lǐ qín shū lěng,
忽惊屋里琴书冷,
fù luàn yán biān xīng xiù xī.
复乱檐边星宿稀。
què rào jǐng lán tiān gè gè, ǒu jīng huā ruǐ nòng huī huī.
却绕井阑添个个,偶经花蕊弄辉辉。
cāng jiāng bái fà chóu kàn rǔ, lái suì rú jīn guī wèi guī.
沧江白发愁看汝,来岁如今归未归。


相关内容11:

李四劝为尉氏尉,李七勉为开封尉(惟伯与仲有令誉)

题郪县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

官亭夕坐戏简颜十少府

客旧馆

送原公南游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时暹避难适荆南
    三叹把离袂,七哀深我情。云天愁远别,豺虎拥前程。驻马恋携手,隔河闻哭声。相思昏若梦,泪眼几......
  • 雷
    巫峡中宵动,沧江十月雷。龙蛇不成蛰,天地划争回。却碾空山过,深蟠绝壁来。何须妒云雨,霹雳楚......
  • 送襄阳卢判官奏开河事
    千里趋魏阙,一言简圣聪。河流引关外,国用赡秦中。有诏许其策,随山兴此功。连云积石阻,计日安......
  • 夕游覆釜山道士观因登玄元庙
    冥搜过物表,洞府次溪傍。已入瀛洲远,谁言仙路长。孤烟出深竹,道侣正焚香。鸣磬爱山静,步虚宜......
  • 酬苗发员外宿龙池寺见寄
    宁知待漏客,清夜此从容。暂别迎车雉,还随护法龙。香烟轻上月,林岭静闻钟。郢曲传甘露,尘心洗......
  • 赋得寒云轻重色,送子恂入京
    无限寒云色,苍茫浅更深。从龙如有瑞,捧日不成阴。积翠全低岭,虚明半出林。帝乡遥在目,铁马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