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赠眼医婆罗门僧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刘禹锡
2025-09-08

赠眼医婆罗门僧

唐代  刘禹锡  

婆罗门  

三秋伤望眼,终日哭途穷。
两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
看朱渐成碧,羞日不禁风。
师有金篦术,如何为发蒙。

赠眼医婆罗门僧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赠眼医婆罗门僧翻译及注释

《赠眼医婆罗门僧》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针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秋伤望眼,终日哭途穷。
两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
看朱渐成碧,羞日不禁风。
师有金篦术,如何为发蒙。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日渐衰老、视力减弱的感伤之情,同时也通过对眼医婆罗门僧的赠词,探讨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

赏析:
首句“三秋伤望眼,终日哭途穷”描绘了诗人因为眼睛问题而感到伤痛,整日无法摆脱忧虑的境地。接着,“两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表达了他的视力逐渐衰退,中年时已经有了老人的样子。

接下来的两句“看朱渐成碧,羞日不禁风”通过色彩的转变,表现了诗人视力的日渐模糊,对于明亮的红色逐渐变为暗淡的蓝绿色感到羞愧和无奈。最后一句“师有金篦术,如何为发蒙”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医婆罗门僧的敬佩和期望,希望他能够施展医术,使自己的视力得到恢复。

整首诗词以抒发诗人对身体衰老和视力减退的感叹为中心,通过描绘自身的遭遇和对眼医婆罗门僧的赞颂,表达了对光明和生命的渴望,以及对时间无情流转的感慨。同时,通过以个人的视力问题为切入点,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变迁,给人以深思。

赠眼医婆罗门僧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yǎn yī pó luó mén sēng
赠眼医婆罗门僧

sān qiū shāng wàng yǎn, zhōng rì kū tú qióng.
三秋伤望眼,终日哭途穷。
liǎng mù jīn xiān àn, zhōng nián shì lǎo wēng.
两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
kàn zhū jiàn chéng bì, xiū rì bù jīn fēng.
看朱渐成碧,羞日不禁风。
shī yǒu jīn bì shù, rú hé wéi fā mēng.
师有金篦术,如何为发蒙。


相关内容11:

乐天寄重和晚达冬青一篇,因成再答

逢王十二学士入翰林,因以诗赠

奉送裴司徒令公自东都留守再命太原

许给事见示哭工部刘尚书诗因命同作

历阳书事七十韵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蜀绵州越王楼诗
    危楼倚天门,如m6星辰宫。榱薄龙虎怪,洄洄绕雷风。徂秋试登临,大霭屯乔空。不见西北路,考怀益......
  • 赠毛仙翁
    紫霄仙客下三山,因救生灵到世间。龟鹤计年承甲子,冰霜为质驻童颜。韬藏休咎传真箓,变化荣枯试......
  • 步出武陵东亭临江寓望
    鹰至感风候,霜馀变林麓。孤帆带日来,寒江转沙曲。戍摇旗影动,津晚橹声促。月上彩霞收,渔歌远......
  • 令狐仆射与余投分素深纵山川阻修…附于旧编之末
    前日寝门恸,至今悲有馀。已嗟万化尽,方见八行书。满纸传相忆,裁诗怨索居。危弦音有绝,哀玉韵......
  • 冬日晨兴寄乐天
    庭树晓禽动,郡楼残点声。灯挑红烬落,酒暖白光生。发少嫌梳利,颜衰恨镜明。独吟谁应和,须寄洛......
  • 石佛谷
    澶漫太行北,千里一块石。平腹有壑谷,深广数百尺。土僧何为者,老草毛发白。寝处容身龛,足膝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