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郑拾遗草堂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韦应物
2025-09-08

题郑拾遗草堂

唐代  韦应物  

借地结茅栋,横竹挂朝衣。
秋园雨中绿,幽居尘事违。
阴井夕虫乱,高林霜果稀。
子有白云意,构此想岩扉。

题郑拾遗草堂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题郑拾遗草堂翻译及注释

《题郑拾遗草堂》
借地结茅栋,横竹挂朝衣。
秋园雨中绿,幽居尘事违。
阴井夕虫乱,高林霜果稀。
子有白云意,构此想岩扉。

译文:
借用土地搭起茅屋,把竹子横悬作衣。
秋天的花园在雨中变得绿意盎然,住在这幽静的居所中,尘事全都远离。
暮井中的虫子叫声杂乱,高林中的果实已经稀少。
阁中的主人有着追求白云意境的心境,构筑起这样的想象之门。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韦应物写给朋友郑遽的赠诗,描述了郑遽的草堂和寓意。诗人用简洁而凝练的词句,描绘出居所的清静与宁谧。诗人借地结茅,横竹挂衣,形容郑遽的草堂朴素而自然,体现了他追求简朴生活的态度。诗中还描绘了秋园中的绿色和雨水,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幻和鲜活。

而“幽居尘事违”一句,描述了居所的宁静和远离尘嚣的意境。下文的“阴井夕虫乱,高林霜果稀”则进一步强调了居所的荒凉和与尘世的隔绝。最后两句“子有白云意,构此想岩扉”,则表达了诗人对郑遽心境的赞赏,认为他追求白云般的高远心境,构筑了一扇向心灵世界的大门。

整首诗平实而淡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生活中追求宁静和高远心境的赞叹与称赞。通过寥寥数语,传达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自然与心灵安宁的生活态度。

题郑拾遗草堂拼音读音参考

tí zhèng shí yí cǎo táng
题郑拾遗草堂

jiè dì jié máo dòng, héng zhú guà cháo yī.
借地结茅栋,横竹挂朝衣。
qiū yuán yǔ zhōng lǜ, yōu jū chén shì wéi.
秋园雨中绿,幽居尘事违。
yīn jǐng xī chóng luàn, gāo lín shuāng guǒ xī.
阴井夕虫乱,高林霜果稀。
zi yǒu bái yún yì, gòu cǐ xiǎng yán fēi.
子有白云意,构此想岩扉。


相关内容11:

江行夜宿龙吼滩,临眺思峨眉隐者,兼寄幕中诸公

初至西虢官舍南池,呈左右省及南宫诸故人

送郭司马赴伊吾郡请示李明府(郭子是赵节度同好)

南池宴饯辛子,赋得蝌斗子

稠桑驿喜逢严河南中丞便别(得时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赠赵使君美人
    红粉青蛾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罗敷独向东方去,漫学他家作使君。...
  • 青山峡口泊舟怀狄侍御
    峡口秋水壮,沙边且停桡。奔涛振石壁,峰势如动摇。九月芦花新,弥令客心焦。谁念在江岛,故人满......
  • 送薛彦伟擢第东归
    时辈似君稀,青春战胜归。名登郄诜第,身著老莱衣。称意人皆羡,还家马若飞。一枝谁不折,棣萼独......
  • 春兴思南山旧庐,招柳建正字
    终岁不得意,春风今复来。自怜蓬鬓改,羞见梨花开。西掖诚可恋,南山思早回。园庐幸接近,相与归......
  • 乐燕行
    良辰且燕乐,乐往不再来。赵瑟正高张,音响清尘埃。一弹和妙讴,吹去绕瑶台。艳雪凌空散,舞罗起......
  • 寻少室张山人,闻与偃师周明府同入都
    中峰炼金客,昨日游人间。叶县凫共去,葛陂龙暂还。春云凑深水,秋雨悬空山。寂寂清溪上,空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