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酬韦胄曹登天长寺上方见寄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武元衡
2025-09-07

酬韦胄曹登天长寺上方见寄

唐代  武元衡  

青门几度沾襟泪,并在东林雪外峰。
今日重烦相忆处,春光知绕凤池浓。

酬韦胄曹登天长寺上方见寄作者简介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酬韦胄曹登天长寺上方见寄翻译及注释

《酬韦胄曹登天长寺上方见寄》是唐代诗人武元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门几度沾襟泪,
并在东林雪外峰。
今日重烦相忆处,
春光知绕凤池浓。

诗意:
这首诗词是武元衡作为回应,回赠给韦胄和曹登天长寺上方的寄诗。诗人以凄婉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诉说了多次离别的悲伤,以及对过往时光和友谊的思念之情。在描述中,他将过去的情景与现在的心境相对照,表达了对友人的重逢之喜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首两句"青门几度沾襟泪,并在东林雪外峰"描绘了作者多次离别的场景,襟泪表示凄楚的离情,东林雪外峰则象征了离别的寒冷和孤独。接下来的两句"今日重烦相忆处,春光知绕凤池浓"表现了作者对过往友谊的留恋和对重逢的期盼。他愿意在春光明媚的凤池畔与友人再度相聚,感受彼此情谊的浓厚。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痛楚,同时也透露出对美好时光和友情重聚的渴望。

武元衡是唐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多以婉约、抒情的风格著称。这首诗词在情感的表达上简洁而深刻,通过对离别和重逢的描绘,展现了人情世故和友情之间的纠葛。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起伏和对友谊的真挚态度,也能够体味到唐代文人对离别和相逢的深沉思考。

酬韦胄曹登天长寺上方见寄拼音读音参考

chóu wéi zhòu cáo dēng tiān cháng sì shàng fāng jiàn jì
酬韦胄曹登天长寺上方见寄

qīng mén jǐ dù zhān jīn lèi, bìng zài dōng lín xuě wài fēng.
青门几度沾襟泪,并在东林雪外峰。
jīn rì zhòng fán xiāng yì chù, chūn guāng zhī rào fèng chí nóng.
今日重烦相忆处,春光知绕凤池浓。


相关内容11:

冬至夜郡斋宴别前华阴卢主簿

迁谪江表久未归

送严绅游兰溪

读穀梁传二首

八月十五夜与诸公锦楼望月得中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王主簿游南海
    平生推久要,留滞共三年。明日东南路,穷荒雾露天。旷怀常寄酒,素业不言钱。道在贫非病,时来丑......
  • 九日陪刘中丞宴昌乐寺送梁廷评
    独坐三台妙,重阳百越间。水心观远俗,霜气入秋山。不弃遗簪旧,宁辞落帽还。仍闻西上客,咫尺谒......
  • 秋日出游偶作
    黄花丹叶满江城,暂爱江头风景清。闲步欲舒山野性,貔貅不许独行人。...
  • 与道者同守庚申
    洞真善救世,守夜看仙经。俾我外持内,当兹申配庚。斋心已恬愉,澡身自澄明。沉沉帘帏下,霭霭灯......
  • 山中访道者(一作入白芝溪寻黄尊师)
    触烟入溪口,岸岸唯柽栎。其中尽碧流,十里不通屐。出林山始转,绝径缘峭壁。把藤借行势,侧足凭......
  • 同幕府夜宴惜花
    芳草落花明月榭,朝云暮雨锦城春。莫愁红艳风前散,自有青蛾镜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