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溪村即事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镃
2025-09-05

溪村即事二首

宋代  王镃  

春深水暖鳜鱼肥,腰筥山童采蕨归。
一路蜜蜂声不断,刺花开遍野蔷薇。

溪村即事二首作者简介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溪村即事二首翻译及注释

《溪村即事二首》是宋代诗人王镃所作,描写了春天的溪村景色和生活情趣。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深水暖鳜鱼肥,
腰筥山童采蕨归。
一路蜜蜂声不断,
刺花开遍野蔷薇。

译文:
春天深了,水温暖了,鳜鱼肥美,
山童腰间的竹筐里采摘的蕨菜已经采好回来。
一路上蜜蜂的嗡嗡声不断,
刺花在野地里盛开,遍布着野蔷薇。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溪村景色和生活情趣。春天已经深入,水温逐渐升高,使得鳜鱼生长得肥美,为人们带来了丰盛的美食。山童在腰间背着竹筐,去采摘山野间的蕨菜,表现了纯朴的生活态度和对大自然的依赖。整个溪村弥漫着蜜蜂的嗡嗡声,这象征着春天的充盈和活力。野地里的刺花开得满山遍野,给大地增添了绚丽的色彩,而其中的野蔷薇更是遍地开放,美丽而壮观。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溪村景色和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丰富和生机盎然的气息。诗人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饶有情趣的画面。其中蕨菜、鳜鱼、蜜蜂、刺花和野蔷薇等形象鲜明,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使整个诗意更加生动。诗人以诗意盎然的语言,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喜爱,以及对简朴生活和自然景观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将春天的生机和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愉悦和享受。

溪村即事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xī cūn jí shì èr shǒu
溪村即事二首

chūn shēn shuǐ nuǎn guì yú féi, yāo jǔ shān tóng cǎi jué guī.
春深水暖鳜鱼肥,腰筥山童采蕨归。
yí lù mì fēng shēng bù duàn, cì huā kāi biàn yě qiáng wēi.
一路蜜蜂声不断,刺花开遍野蔷薇。


相关内容11:

雪夜二首

白杜鹃

饮散

王德玉癀上赋牡丹

简卫山齐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游城西故赵尚书果园与萧文明李士常陈玉汝潘
    句入西园字字清,葛衣纱帽称闲行。苔侵翠壁应全遍,果熟青林已暗生。流水断堤人共远,片云孤鸟意......
  • 挂剑曲
    长剑许烈士,寸心报知己。死者岂必知,我心元不死。平生让国心,耿耿方在此。...
  • 燕
    绣户朱帘有路歧,别时嫌早到嫌迟。主家只解怜毛羽,涴尽雕梁不自知。...
  • 秦望山
    镌石奇功席卷来,眼中沧海一琼杯。神山只有灵鳌背,徐福楼船不见回。...
  • 赋双松堂呈薛监簿
    宿觉山中有双松,一朝劫炉鳞鬣空。端明堂前有双松,至今古色摩苍穹。此物受命本千岁,扶持若有神......
  • 寄葛秋岩
    吴地繁华半劫灰,故山秋远梦频回。琵琶亭老春风棹,桑落洲寒夜雨杯。岁月悠悠人几换,关河渺渺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