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江心寺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林景熙
2025-09-13

江心寺

宋代  林景熙  

佛借龙宫五百年,平分城树与村烟。
丛林忽涌中流地,双塔曾擎半壁天。
石色带云笼客袖,磬声和月落渔船。
袈袍不限侵门水,十载何人坐象筵。

江心寺作者简介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江心寺翻译及注释

《江心寺》是宋代文人林景熙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江心寺的景色和氛围,以及佛教的深远意义。

诗意:
这首诗以江心寺为背景,表达了佛教的博大精深以及寺庙的庄严和宁静。诗中提到佛经中的龙宫传说,意味着佛教的历史悠久,代代相传。作者通过描绘江心寺的景色和氛围,展示了佛教的力量和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敬仰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江心寺的景色和佛教的神秘氛围。诗中提到寺庙与城市的分隔,以及村庄的宁静,表现了江心寺的独特位置和独立性。丛林忽然涌动的景象和高耸入云的双塔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佛教的庄严和威严。诗中还描绘了石色与云雾交融的景象,磬声与月光交相辉映,给人以宁静和超脱的感觉。袈裟不受水浸,象筵上的修行者坐在那里已经有十年了,表现了佛教信仰者对修行的坚持和奉献。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江心寺的景色和佛教的神秘氛围,展示了佛教的力量和影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佛教信仰的表达,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佛教的敬意和对修行者的赞美。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和超脱的感觉,展示了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江心寺拼音读音参考

jiāng xīn sì
江心寺

fú jiè lóng gōng wǔ bǎi nián, píng fēn chéng shù yǔ cūn yān.
佛借龙宫五百年,平分城树与村烟。
cóng lín hū yǒng zhōng liú dì, shuāng tǎ céng qíng bàn bì tiān.
丛林忽涌中流地,双塔曾擎半壁天。
shí sè dài yún lóng kè xiù, qìng shēng hé yuè luò yú chuán.
石色带云笼客袖,磬声和月落渔船。
jiā páo bù xiàn qīn mén shuǐ, shí zài hé rén zuò xiàng yán.
袈袍不限侵门水,十载何人坐象筵。


相关内容11:

寄陈宰

过风门岭

宿江上

中{左氵右霝}泉旧在扬子江心今题金山寺井曰

怀叶邓二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别方槐庭山人二首
    夜阑深语剔寒缸,别意萧萧竹半窗。明日孤帆鸿影外,东风残雪过曹江。...
  • 寄杜北山
    倦客萧萧两鬓秋,柳丝无力绊归舟。晓风落叶辞高树,夜月行人在别洲。千里关河乡国梦,一江烟浪古......
  • 陈子植草庐成求予赋
    老矣杜陵客,草堂倚江干。故人相幽筑,皇天悯生还。君家付楚炬,结构当时嘻。谓得风雅力,竹木供......
  • 湖边夏日即事
    榴花掩映在楼台,面面轩窗照水开。一路翠萍分未合,采莲船去钓船来。...
  • 别所亲
    人生重离别,况此双鬓蓬。亭柳非故色,昨夜吹霜风。临分复携手,野色犹蒙蒙。愁深转无语,写入潺......
  • 游仙词三十三首
    灵液长流满地香,洞中多是散仙房。金炉煮就金精汁,欲献元君未敢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