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浣溪沙(种松竹未成)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辛弃疾
2025-09-07

浣溪沙(种松竹未成)

宋代  辛弃疾  

浣溪沙  

草木於人也作疏。
秋来咫尺共荣枯。
空山晚翠孰华余。
孤竹君穷犹抱节,赤松子嫩已生须。
主人相爱肯留无。

浣溪沙(种松竹未成)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浣溪沙(种松竹未成)翻译及注释

《浣溪沙(种松竹未成)》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辛弃疾对自然界中植物生长衰败的观察,并以此寄托自身的遭遇和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草木於人也作疏。
秋来咫尺共荣枯。
空山晚翠孰华余。
孤竹君穷犹抱节,
赤松子嫩已生须。
主人相爱肯留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草木的生命起伏来比喻人世间的离合与变迁。辛弃疾观察到秋天的到来,咫尺之间,草木共同经历了兴盛和凋零。他用"空山晚翠孰华余"来形容秋天的景色,问自己孰能保持如此翠绿的余华。孤立的竹子虽然穷困,但仍然坚守着自己的节节,而红松虽然年轻,但已经长出了须根。最后两句表达了主人的爱意,但却不知是否愿意留住这些草木。

这首诗以自然界的景象暗喻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遭遇。草木的兴衰象征了人生的荣辱得失,而孤立的竹子和年轻的红松则分别代表了作者自己的坚韧和新生。整首诗意味深长,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思考和对爱情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辛弃疾所处时代的动荡和不安。

浣溪沙(种松竹未成)拼音读音参考

huàn xī shā zhǒng sōng zhú wèi chéng
浣溪沙(种松竹未成)

cǎo mù yú rén yě zuò shū.
草木於人也作疏。
qiū lái zhǐ chǐ gòng róng kū.
秋来咫尺共荣枯。
kōng shān wǎn cuì shú huá yú.
空山晚翠孰华余。
gū zhú jūn qióng yóu bào jié, chì sōng zǐ nèn yǐ shēng xū.
孤竹君穷犹抱节,赤松子嫩已生须。
zhǔ rén xiāng ài kěn liú wú.
主人相爱肯留无。


相关内容11:

眼儿媚

木兰花

探春令

南歌子(过严关)

菩萨蛮(木樨)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兰陵王(南湖同碧莲见寄,走笔次韵)
    汉江侧。月弄仙人佩色。含情久,摇曳楚衣,天水空_染娇碧。文漪簟影织。凉骨时将粉饰。谁曾见,......
  • 临江仙(和将使许过双溪)
    鶗鴂一声春事了,不知苦劝谁归。花梢香露染蔷薇。小梅酸著齿,酒_正堪携。鸭绿一篙新雨过,远山......
  • 浪淘沙
    叠嶂碧周遮。游子思家。掩藏白发赖乌纱。落日倚楼千万恨,社鼓城笳。老去淡生涯。虚掷年华。腊茶......
  • 海棠春(三用韵)
    苍龙夭矫停今雨。正不待、云吞雾吐。绝笑大夫松,今古闲言语。清光冷艳侵人处。漏月影、婆娑自舞......
  • 贺新郎(四用韵)
    犹记臣之少。兴狂时、过陈遵饮,对孙登啸。岁晚登临多感慨,但觉齐山诗妙。任蓉月、柳风吹照。金......
  • 双头莲令(信丰双莲)
    太平和气兆嘉祥。草木总成双。红苞翠盖出横塘。两两斗芬芳。干摇碧玉并青房。仙髻拥新妆。连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