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裴校书鹭鸶飞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元稹
2025-07-18

和裴校书鹭鸶飞

唐代  元稹  

鹭鸶鹭鸶何遽飞,鸦惊雀噪难久依。
清江见底草堂在,一点白光终不归。

和裴校书鹭鸶飞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和裴校书鹭鸶飞翻译及注释

《和裴校书鹭鸶飞》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鹭鸶鹭鸶何遽飞,
鸦惊雀噪难久依。
清江见底草堂在,
一点白光终不归。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江边景色,以鹭鸶(一种水鸟)为主题。诗人观察到鹭鸶飞翔的情景,但它的飞行并不平稳,被鸦鸟的叫声所惊扰,无法长久停留。诗人还提到了清澈的江水,底部可见的石底和一个草堂。整首诗以一点白光的形象作为诗人心中的追求,表达了一种追求自由和持久的精神状态。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鹭鸶的飞行和周围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追求。鹭鸶是一种优雅的水鸟,常常出现在江河湖泊的水边。诗人观察到鹭鸶的飞行并感叹其飞行的不稳定性,暗示了生活中的不确定和变幻。鸦鸟的叫声打扰了鹭鸶,使其难以在这里停留,这也可以理解为外界干扰和困扰。草堂和清江则象征着一种宁静和清澈的心境,诗人希望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安居乐业。

整首诗词最后一句“一点白光终不归”是诗人的感慨和追求。白光象征纯洁、自由和追求的目标,诗人认为这种追求是无穷的,永不停息的。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即使看似微小的一点希望,也不会放弃追求和努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运用象征手法,抒发了诗人对自由、宁静和追求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生活中不确定性和干扰的感叹。这种追求和对理想境界的追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思考方式,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和裴校书鹭鸶飞拼音读音参考

hé péi jiào shū lù sī fēi
和裴校书鹭鸶飞

lù sī lù sī hé jù fēi, yā jīng què zào nán jiǔ yī.
鹭鸶鹭鸶何遽飞,鸦惊雀噪难久依。
qīng jiāng jiàn dǐ cǎo táng zài, yì diǎn bái guāng zhōng bù guī.
清江见底草堂在,一点白光终不归。


相关内容11:

首秋轮台

听雨(一作司空图诗)

赋山/一七令

澄水如鉴

放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衔鱼翠鸟
    有意莲叶间,瞥然下高树。擘破得全鱼,一点翠光去。...
  • 辋川集二十首·木兰柴
    苍苍落日时,鸟声乱溪水。缘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已。...
  • 饮马长城窟
    长城窟,长城窟边多马骨。古来此地无井泉,赖得秦家筑城卒。征人饮马愁不回,长城变作望乡堆。蹄......
  • 瓜
    欲识东陵味,青门五色瓜。龙蹄远珠履,女臂动金花。六子方呈瑞,三仙实可嘉。终朝奉絺绤,谒帝伫......
  • 还至张掖古城,闻东军告捷,赠韦五虚己
    孟秋首归路,仲月旅边亭。闻道兰山战,相邀在井陉。屡斗关月满,三捷虏云平。汉军追北地,胡骑走......
  • 慈恩精舍南池作
    清境岂云远,炎氛忽如遗。重门布绿阴,菡萏满广池。石发散清浅,林光动涟漪。缘崖摘紫房,扣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