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饮马长城窟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王建
2025-07-19

饮马长城窟

唐代  王建  

长城窟,长城窟边多马骨。
古来此地无井泉,赖得秦家筑城卒。
征人饮马愁不回,长城变作望乡堆。
蹄踪未干人去近,续后马来泥污尽。
枕弓睡著待水生,不见阴山在前阵。
马蹄足脱装马头,健儿战死谁封侯。

饮马长城窟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生于颍川(今河南许昌),唐朝诗人。其著作,《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饮马长城窟翻译及注释

《饮马长城窟》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饮马长城窟
马骨多于长城窟,
古往今来井泉无。
秦家筑城拯救了我,
征人饮马忧国忧。
长城如今是望乡堆,
蹄迹未干人已去。
后来者的马带泥污,
枕弓伏着等待涌泉。
却不见阴山在前方,
马蹄脱落马头装。
勇士战死后谁为之封侯。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长城窟边马骨累累的景象,长城窟附近没有水源。作者感激秦朝筑建长城解救了他们,但征战的人们饮马时却忧心忡忡,忧虑着国家的前途。如今长城已经变成了一堆望乡之物,马蹄踏过的痕迹还未干净,人已经离去。后来的马带来了泥泞,作者躺在弓箭上等待涌泉的出现,却看不到前方的阴山。马蹄脱落,马头也丢失,勇士们战死后,没有人为他们封侯。

赏析:
这首诗以长城窟为背景,通过描绘长城窟边马骨纷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感激之情。长城的存在为当地人提供了安全,但长期的战乱和征战给人们带来了痛苦和忧虑。诗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长城成为了望乡的象征。作者对后来者马带来的泥污表示失望,预示着国家的变迁和衰败。诗的末句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勇士们为国家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但他们战死后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封侯的荣誉。整首诗展现了战乱时期的苦难和无奈,同时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勇士们的思念和敬意。

饮马长城窟拼音读音参考

yìn mǎ cháng chéng kū
饮马长城窟

cháng chéng kū, cháng chéng kū biān duō mǎ gǔ.
长城窟,长城窟边多马骨。
gǔ lái cǐ dì wú jǐng quán,
古来此地无井泉,
lài dé qín jiā zhù chéng zú.
赖得秦家筑城卒。
zhēng rén yìn mǎ chóu bù huí, cháng chéng biàn zuò wàng xiāng duī.
征人饮马愁不回,长城变作望乡堆。
tí zōng wèi gān rén qù jìn, xù hòu mǎ lái ní wū jǐn.
蹄踪未干人去近,续后马来泥污尽。
zhěn gōng shuì zhe dài shuǐ shēng,
枕弓睡著待水生,
bú jiàn yīn shān zài qián zhèn.
不见阴山在前阵。
mǎ tí zú tuō zhuāng mǎ tóu, jiàn ér zhàn sǐ shuí fēng hóu.
马蹄足脱装马头,健儿战死谁封侯。


相关内容11:

晚过盘石寺礼郑和尚

相和歌辞·采莲曲

送稽亭山寺僧

首秋轮台

听雨(一作司空图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春郊
    水绕冰渠渐有声,气融烟坞晚来明。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 将之京师杂别(六首选—)
    翩与归鸿共北征,登山临水黯愁生。江南草长莺飞日,游子离邦去里情。五夜壮心悲伏枥,百年左计负......
  • 书怀寄王秘书
    白发如今欲满头,从来百事尽应休。只于触目须防病,不拟将心更养愁。下药远求新熟酒,看山多上最......
  • 辋川集二十首·木兰柴
    苍苍落日时,鸟声乱溪水。缘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已。...
  • 衔鱼翠鸟
    有意莲叶间,瞥然下高树。擘破得全鱼,一点翠光去。...
  • 和裴校书鹭鸶飞
    鹭鸶鹭鸶何遽飞,鸦惊雀噪难久依。清江见底草堂在,一点白光终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