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春居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罗隐
2025-07-21

春居

唐代  罗隐  

春风百卉摇,旧国路迢迢。
偶病成疏散,因贫得寂寥。
倚帘高柳弱,乘露小桃夭。
春色常无处,村醪更一瓢。

春居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春居翻译及注释

《春居》

春风百卉摇,
旧国路迢迢。
偶病成疏散,
因贫得寂寥。
倚帘高柳弱,
乘露小桃夭。
春色常无处,
村醪更一瓢。

中文译文:
春天的风吹动百花,
故乡的路遥远。
突然生病成离散,
因贫穷而感到寂寥。
依着窗帘高柳垂下,
趁着露水,小桃妖娆。
春色常常不见踪迹,
乡村的低度酒再来一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春居》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通过描述春天和自己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贫困生活的感慨。

诗中的春风百卉摇,烘托了春天的景色,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而旧国路迢迢,映衬出诗人离乡的遥远和想念之情。偶病成疏散,因贫得寂寥,则道出了诗人现实生活上的困境,以及病痛和贫穷给他带来的孤独和无奈。

接下来的倚帘高柳弱,乘露小桃夭,则是在表现诗人居住环境中的春天景色,通过窗帘后的高柳和露水中的小桃花,烘托出了春天的美丽和细腻。

最后一句春色常无处,村醪更一瓢,则是在凸显诗人生活中的困难和贫穷,以及对一丝春光和一点娱乐的渴望。诗中的村醪作为一种低度酒,也反映出了贫苦农民的生活状况。

整首诗通过描述春天的景色和自身的境遇,凝聚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贫困生活的感慨,表达了一种悲愤和无奈的情绪。

春居拼音读音参考

chūn jū
春居

chūn fēng bǎi huì yáo, jiù guó lù tiáo tiáo.
春风百卉摇,旧国路迢迢。
ǒu bìng chéng shū sàn, yīn pín dé jì liáo.
偶病成疏散,因贫得寂寥。
yǐ lián gāo liǔ ruò, chéng lù xiǎo táo yāo.
倚帘高柳弱,乘露小桃夭。
chūn sè cháng wú chǔ, cūn láo gèng yī piáo.
春色常无处,村醪更一瓢。


相关内容11: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更衣曲

江夏赠韦南陵冰

鹧鸪天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塞外
    塞外偷儿塞内兵,圣君宵旰望升平。碧幢未作朝廷计,白梃犹驱妇女行。可使御戎无上策,只应忧国是......
  • 减字木兰花
    公下世。此词,公之绝笔也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真香妙质。不耐......
  •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根。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
  •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
  • 江上阻风
    睡起无聊倚舵楼,瞿塘西望路悠悠。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 上之回
    三十六离宫,楼台与天通。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淫乐意何极,金舆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