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竹径偶然作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权德舆
2025-09-07

竹径偶然作

唐代  权德舆  

退朝此休沐,闭户无尘氛。
杖策入幽径,清风随此君。
琴觞恣偃傲,兰蕙相氛氲。
幽赏方自适,林西烟景曛。

竹径偶然作作者简介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竹径偶然作翻译及注释

《竹径偶然作》是唐代权德舆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退朝此休沐,
闭户无尘氛。
杖策入幽径,
清风随此君。
琴觞恣偃傲,
兰蕙相氛氲。
幽赏方自适,
林西烟景曛。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的是作者退朝后的一幕场景。权德舆离开朝廷的繁忙和浮躁,回到自己的居所,闭门不见尘埃扰动。他手持拐杖,步入幽静的竹径,清风伴随着他。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他可以自在地享受琴音和美酒的陶醉,芳香的兰花和蕙草弥漫在四周。他感受到幽静的欢愉,看着林间的烟雾逐渐弥漫,景色逐渐黯淡。

赏析:
《竹径偶然作》以简洁而清新的语言描写了作者退朝后的宁静时刻。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繁忙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然幽静的向往。退朝之后,作者闭门不见尘埃,意味着他摒弃了纷扰的尘世,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净化。

诗中的竹径象征清幽和纯净,代表了作者追求心灵的平静与宁静。清风随行,给予他一种舒适和自由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可以自由地演奏琴曲,畅饮美酒,尽情享受音乐和美的陶醉。

兰花和蕙草的芳香弥漫在四周,营造了一种幽雅的氛围。这些花草的香气在诗中被形容为相互交织,散发出浓郁的气息。这种气氛给人一种温馨、宜人的感受,也与作者内心的宁静相呼应。

最后,诗人描述了林间的烟雾逐渐弥漫,景色逐渐黯淡的情景。这里可以理解为夜幕降临,宁静的景色被渐渐沉寂而变得模糊。这种渐渐消退的景象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诗人悠闲时光的逝去。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追求宁静、远离喧嚣的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它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给人以宁静、安逸的感觉,同时也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

竹径偶然作拼音读音参考

zhú jìng ǒu rán zuò
竹径偶然作

tuì cháo cǐ xiū mù, bì hù wú chén fēn.
退朝此休沐,闭户无尘氛。
zhàng cè rù yōu jìng, qīng fēng suí cǐ jūn.
杖策入幽径,清风随此君。
qín shāng zì yǎn ào, lán huì xiāng fēn yūn.
琴觞恣偃傲,兰蕙相氛氲。
yōu shǎng fāng zì shì, lín xī yān jǐng xūn.
幽赏方自适,林西烟景曛。


相关内容11:

上鲍大夫(防)

赠营妓

秣陵送客入京

秋夜寄江南旧游

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见郭侍郎题壁
    万里枫江偶问程,青苔壁上故人名。悠悠身世限南北,一别十年空复情。...
  • 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圜丘行事…于集贤院叙情见寄之什
    郊庙祗严祀,斋庄觌上玄。别开金虎观,不离紫微天。树古长杨接,池清太液连。仲山方补衮,文举自......
  • 春山居
    独来多任性,惟与白云期。深处花开尽,迟眠人不知。水流山暗处,风起月明时。望见南峰近,年年懒......
  • 赠李太守
    几年为郡守,家似布衣贫。沽酒迎幽客,无金与近臣。捣茶书院静,讲易药堂春。归阙功成后,随车有......
  • 奉和武相公省中宿斋,酬李相公见寄
    高阁安仁省,名园广武庐。沐兰朝太一,种竹咏华胥。禁静疏钟彻,庭开爽韵虚。洪钧齐万物,缥帙整......
  • 丙寅岁苦贫戏题
    清朝起藜床,雪霜对枯篱。家人来告予,今日无晨炊。鹾醯一已整,新炭固难期。厚生彼何人,工拙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