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骞右丞省中暮望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杨炯
2025-10-06

和骞右丞省中暮望

唐代  杨炯  

故事闲台阁,仙门蔼已深。
旧章窥复道,云幌肃重阴。
玄律葭灰变,青阳斗柄临。
年光摇树色,春气绕兰心。
风响高窗度,流痕曲岸侵。
天门总枢辖,人镜辨衣簪。
日暮南宫静,瑶华振雅音。

和骞右丞省中暮望作者简介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和骞右丞省中暮望翻译及注释

译文:
《和骞右丞省中暮望》
故事在闲台阁,仙门的氛围已深。旧章窥见复道,云幌肃穆阴影。玄律葭灰变幻,青阳的斗柄临近。光阴摇动着树的颜色,春气缠绕着兰心。风声在高窗中响起,水流的痕迹侵蚀着曲岸。天门总是枢辖一切,人镜辨认衣冠花簪。日暮时分南宫静谧,瑶华振动着雅音。

诗意: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静谧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诗意的追求和对美好瑶华的展望。诗人通过描写景物和意境的转换,传递了一种宁静和高雅的意境。

赏析:诗的开始以"故事闲台阁,仙门蔼已深"描绘了一座宫阁,给人一种仙境般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旧章窥复道,云幌肃重阴"揭示了古代文人墨客的气息。"玄律葭灰变"形容了时间变幻,"青阳斗柄临"则是用青阳的斗柄来象征时间的流转。"年光摇树色"和"春气绕兰心"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和美好景色。接下来的"风响高窗度,流痕曲岸侵"以及"天门总枢辖,人镜辨衣簪"展示了景物的细节描写和对于美的领悟。诗的最后两句"日暮南宫静,瑶华振雅音"则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对诗意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转换,创造出一种优美或高雅的氛围,展示了诗人对诗意和美好的向往。

和骞右丞省中暮望拼音读音参考

hé qiān yòu chéng shěng zhōng mù wàng
和骞右丞省中暮望

gù shì xián tái gé, xiān mén ǎi yǐ shēn.
故事闲台阁,仙门蔼已深。
jiù zhāng kuī fù dào, yún huǎng sù zhòng yīn.
旧章窥复道,云幌肃重阴。
xuán lǜ jiā huī biàn, qīng yáng dǒu bǐng lín.
玄律葭灰变,青阳斗柄临。
nián guāng yáo shù sè, chūn qì rào lán xīn.
年光摇树色,春气绕兰心。
fēng xiǎng gāo chuāng dù, liú hén qū àn qīn.
风响高窗度,流痕曲岸侵。
tiān mén zǒng shū xiá, rén jìng biàn yī zān.
天门总枢辖,人镜辨衣簪。
rì mù nán gōng jìng, yáo huá zhèn yǎ yīn.
日暮南宫静,瑶华振雅音。


相关内容11:

佳人照镜

恩赐乐游园宴应制

故北平公挽歌

渡吴江别王长史

赤谷安禅师塔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欢字
    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御气云霄近,乘高宇宙宽。今朝万寿引,宜向曲......
  • 和许侍郎游昆明池
    神池望不极,沧波接远天。仪星似河汉,落景类虞泉。年深平馆宇,道泰偃戈船。差池下凫雁,掩映生......
  • 九月九日登龙山
    郡庭常窘束,凉野求昭旷。楚客凛秋时,桓公旧台上。清明风日好,历落江山望。极远何萧条,中留坐......
  • 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瑞塔千寻起,仙舆九日来。萸房陈宝席,菊蕊散花台。御气鹏霄近,升高凤野开。天歌将梵乐,空里共......
  • 中和乐九章·歌公卿第八
    蹇蹇三事,师师百僚。群龙在职,振鹭盈朝。丰金辉首,珮玉鸣腰。青蒲翼翼,丹地翘翘。歌云佐汉,......
  • 和姚令公从幸温汤喜雪
    万乘飞黄马,千金狐白裘。正逢银霰积,如向玉京游。瑞色铺驰道,花文拂彩旒。还闻吉甫颂,不共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