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昆山慧聚寺次张祜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9-12

昆山慧聚寺次张祜韵

宋代  王安石  

峰岭互出没,江湖相吐吞。
园林浮海角,台殿拥山根。
百里见渔艇,万家藏水村。
地偏来客少,幽兴秪桑门。

昆山慧聚寺次张祜韵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昆山慧聚寺次张祜韵翻译及注释

诗词:《昆山慧聚寺次张祜韵》

峰岭互出没,江湖相吐吞。
园林浮海角,台殿拥山根。
百里见渔艇,万家藏水村。
地偏来客少,幽兴秪桑门。

中文译文:

山峰起伏相互出没,江湖水面交相吞吐。
园林如浮海的角,庙台殿宇紧靠山脚。
百里间可以看到渔船,无数家庭隐藏在水乡村落。
这个地方偏僻,来客很少,只有桑门里的幽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人王安石的作品,描述了昆山慧聚寺的景色和氛围。通过描绘山峰、江湖、园林、庙台等自然和人造景观,表现了昆山的美丽和宁静之处。

诗中的"峰岭互出没,江湖相吐吞"表达了山峰交错起伏的景象,江湖水面的波动与山峰相互辉映。"园林浮海角,台殿拥山根"描绘了庙宇和园林如同海上的岛屿,庙台和殿宇紧靠着山脚,融入了自然环境之中。

"百里见渔艇,万家藏水村"表现了昆山水乡的景色,远远可以看到渔船在水上行驶,无数家庭隐藏在水乡村落之中。"地偏来客少,幽兴秪桑门"描述了昆山的偏僻之处,来访的客人很少,只有桑门里的幽兴才能体会到这份宁静和美景。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的美丽,展现了诗人对昆山景色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景物的独特把握,使读者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昆山的山水风光和宁静氛围,领略到其中的诗意和情趣。

昆山慧聚寺次张祜韵拼音读音参考

kūn shān huì jù sì cì zhāng hù yùn
昆山慧聚寺次张祜韵

fēng lǐng hù chū mò, jiāng hú xiāng tǔ tūn.
峰岭互出没,江湖相吐吞。
yuán lín fú hǎi jiǎo, tái diàn yōng shān gēn.
园林浮海角,台殿拥山根。
bǎi lǐ jiàn yú tǐng, wàn jiā cáng shuǐ cūn.
百里见渔艇,万家藏水村。
dì piān lái kè shǎo, yōu xìng zhī sāng mén.
地偏来客少,幽兴秪桑门。


相关内容11:

疟起舍弟尚未已示道原

图书

过刘全美所居

汉文帝

秋梁公陶渊明俱为彭泽令至今有庙在焉刁景纯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即事二首
    云从锺山起,却入锺山去。借问山中人,云今在何处。...
  • 五更
    青灯隔幔映悠悠,小雨含烟凝不流。只听蛩声已无梦,五更桐叶强知秋。...
  • 春日席上
    十年流落负归期,临水登山客有思。今日樽前千万恨,不堪频唱鹧鸪辞。...
  • 寄茶与平甫
    碧月团团堕九天,封题寄与洛中仙。石楼试水宜频啜,金谷看花莫漫煎。...
  • 永寿县太君周氏挽辞二首
    子引金闺籍,身开石穷封。露輴悲吉路,象服俨虚容。楚挽虽多相,莱衣不更缝。谁知逝川底,剑自喜......
  • 默默
    默默长年有所思,世间谈笑强追随。苍髯欲出朱颜谢,更觉求田问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