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洞仙歌(十三夜再赏月用前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葛郯
2025-09-08

洞仙歌(十三夜再赏月用前韵)

宋代  葛郯  

宋词精选  离别  相思  

藐姑仙子,天外谁为侣。
八极浮游气为驭。
看朝餐沆瀣,暮饮醒醐,瑶台冷,吹落九天风露。
翠空云幕净,宝鉴无尘,碧树秋来暗消暑。
残夜水明楼,影落寒溪,行人起、沙头唤渡。
任角声、吹落小梅花,梦不到渔翁,一蓑烟雨。

洞仙歌(十三夜再赏月用前韵)翻译及注释

《洞仙歌(十三夜再赏月用前韵)》是宋代葛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藐姑仙子,天外谁为侣。
八极浮游气为驭。
看朝餐沆瀣,暮饮醒醐,瑶台冷,吹落九天风露。
翠空云幕净,宝鉴无尘,碧树秋来暗消暑。
残夜水明楼,影落寒溪,行人起、沙头唤渡。
任角声、吹落小梅花,梦不到渔翁,一蓑烟雨。

诗意:
这首诗以洞仙藐姑仙子为主题,表达了她独自在天外游仙的情景和生活状态。诗中描绘了她早晨吃沆瀣(指食物)和晚上喝醒醐(指美酒),瑶台冷清,吹散了九天的风露。蓝天上的云幕清澈无尘,翠绿的树木在秋天来临时暗淡了夏季的酷暑。在深夜中,楼上的水清晰可见,影子投射在寒冷的溪水上,行人站起来,在沙滩上呼喊过渡。角声吹散了小梅花,渔翁的梦想无法实现,只有一蓑烟雨。

赏析:
这首诗以洞仙藐姑仙子为形象,通过描绘她的生活场景和情感状态,展现了仙境中的寂寞和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用“八极浮游气为驭”来形容洞仙的仙气飘逸,用“瑶台冷,吹落九天风露”来描绘洞仙居住的地方空寂清幽。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翠空云幕净,宝鉴无尘,碧树秋来暗消暑”,表达了洞仙所处的环境和氛围。诗的结尾以一蓑烟雨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洞仙的思念和追求的无果。

整体上,这首诗以清丽的语言描绘了洞仙的仙境生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仙境之美的向往和追求。诗中融入了禅意和玄思,给人以超脱尘世、虚无缥缈的感觉,展现了宋代诗人对仙境世界的幻想和追求。

洞仙歌(十三夜再赏月用前韵)拼音读音参考

dòng xiān gē shí sān yè zài shǎng yuè yòng qián yùn
洞仙歌(十三夜再赏月用前韵)

miǎo gū xiān zǐ, tiān wài shuí wèi lǚ.
藐姑仙子,天外谁为侣。
bā jí fú yóu qì wèi yù.
八极浮游气为驭。
kàn cháo cān hàng xiè, mù yǐn xǐng hú, yáo tái lěng, chuī luò jiǔ tiān fēng lù.
看朝餐沆瀣,暮饮醒醐,瑶台冷,吹落九天风露。
cuì kōng yún mù jìng, bǎo jiàn wú chén, bì shù qiū lái àn xiāo shǔ.
翠空云幕净,宝鉴无尘,碧树秋来暗消暑。
cán yè shuǐ míng lóu, yǐng luò hán xī, xíng rén qǐ shā tóu huàn dù.
残夜水明楼,影落寒溪,行人起、沙头唤渡。
rèn jiǎo shēng chuī luò xiǎo méi huā, mèng bú dào yú wēng, yī suō yān yǔ.
任角声、吹落小梅花,梦不到渔翁,一蓑烟雨。


相关内容11:

临江仙

踏莎行

调笑令(效韦苏州作)

踏莎行

点绛唇(雪香梨)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雨中花
    三百年间,青史几多人物,俱委埃尘。独先生斯世,炼气成神。将我一支丹桂,换他千载青春。岳阳楼......
  • 夏初临(夏景)
    泛水新荷,舞风轻燕,园林夏日初长。庭树阴浓,雏莺学弄新簧。小桥飞入横塘。跨青苹、绿藻幽香。......
  • 水调歌头
    西风新叶坠,南国九秋初。周天三百六十五度、片云无。上有迢迢河汉,下有滔滔江水,横载洞庭湖。......
  • 望梅花
    一阳初起。暖力未胜寒气。堪赏素华长独秀,不并开红抽紫。青帝只应怜洁白,不使雷同众卉。淡然难......
  • 满庭芳(题太平楼)
    快磨三尺剑,欲斩佞臣头。...
  • 排遍第五
    凤凰钗、宝玉凋零。惨然怅,娇魂怨,饮泣吞声。还被凌波呼唤,相将金谷同游,想见逢迎处,揶揄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