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刘禹锡
2025-07-24

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

唐代  刘禹锡  

劳动诸贤者,同来问病夫。
添炉烹雀舌,洒水净龙须。
身是芭蕉喻,行须筇竹扶。
医王有妙药,能乞一丸无。

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翻译及注释

《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劳动众贤士,前来探望病夫。
加热炉烹煮雀舌,洒水清洗龙须。
身体如芭蕉般柔软,行走需扶持竹杖。
医王拥有神奇的药物,但我只求一颗无药效的药丸。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病中的禅客受到贤士们的探望,并以诗词表达对他们的谢意。诗中通过一系列意象和比喻,表达了作者身体的虚弱和对医药的无助感。作者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治疗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对友情和关怀的感激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禅客的病状和接受探望的情景。通过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如添炉烹雀舌、洒水净龙须等,使诗情更加生动活泼。诗中的芭蕉和竹杖形象,表达了禅客身体的柔软和行动的依赖性,同时也暗示了他在疾病中的虚弱和需要他人扶持的状态。最后一句"医王有妙药,能乞一丸无"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治愈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友情和关怀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和形象描写,表达了作者在病痛中对友情和关怀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对治疗的无奈和渴望。这首诗词在情感上较为真挚,同时也带有一丝幽默,给人以启发和共鸣。

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拼音读音参考

bìng zhōng yī èr chán kè jiàn wèn, yīn yǐ xiè zhī
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

láo dòng zhū xián zhě, tóng lái wèn bìng fū.
劳动诸贤者,同来问病夫。
tiān lú pēng què shé, sǎ shuǐ jìng lóng xū.
添炉烹雀舌,洒水净龙须。
shēn shì bā jiāo yù, xíng xū qióng zhú fú.
身是芭蕉喻,行须筇竹扶。
yī wáng yǒu miào yào, néng qǐ yī wán wú.
医王有妙药,能乞一丸无。


相关内容11:

赋得秋河曙耿耿送郭秀才应举

送客赴江陵寄郢州郎士元

奉陪侍中春日过武安君庙

春晓闻莺

酬别刘九郎评事传经同泉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宜城歌
    野水绕空城,行尘起孤驿。荒台侧生树,石碣阳镌额。靡靡度行人,温风吹宿麦。...
  • 从军别家
    自笑儒生著战袍,书斋壁上挂弓刀。如今便是征人妇,好织回文寄窦滔。...
  • 题李沆林园
    古巷牛羊出,重门接柳阴。闲看入竹路,自有向山心。种药齐幽石,耕田到远林。愿同词赋客,得兴谢......
  • 赠徐山人
    乱馀山水半凋残,江上逢君春正阑。针自指南天窅窅,星犹拱北夜漫漫。汉陵帝子黄金碗,晋代神仙白......
  • 拜昭陵过咸阳墅
    季子乏二顷,扬雄才一廛。伊予此南亩,数已逾前贤。顷岁辱明命,铭勋镂贞坚。遂兹操书致,内顾增......
  • 独酌
    独酌复独酌,满盏流霞色。身外皆虚名,酒中有全德。风清与月朗,对此情何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