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张太博通判袁州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9-12

送张太博通判袁州

宋代  梅尧臣  

君非身尤谪南州,南方尚鬼其俗媮。
蛇为邻,虎为陬,丹茅苦竹深幽幽。
邑人祠鬼拜古树,竹杯一仰来烹牛。
牛死啮戄常不幸,谁得禁止专锄钩。
借曰未信君且往,民将语怪君听不。
仰山头,有行舟。

送张太博通判袁州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送张太博通判袁州翻译及注释

《送张太博通判袁州》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君非身尤谪南州,
南方尚鬼其俗媮。
蛇为邻,虎为陬,
丹茅苦竹深幽幽。
邑人祠鬼拜古树,
竹杯一仰来烹牛。
牛死啮戄常不幸,
谁得禁止专锄钩。
借曰未信君且往,
民将语怪君听不。
仰山头,有行舟。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送别张太博通判袁州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袁州地方风俗的思考和对张太博的祝福。诗中提到南方的风俗习惯,人们崇拜鬼神,蛇和虎是邻居,丹茅和苦竹生长在幽深的地方。诗人还描绘了邑人们在古树下祭祀鬼神,并用竹杯烹煮牛肉。然而,牛常常被狼啮咬,却无人能禁止这种情况。诗人借口说自己不相信这些事情,但还是送别张太博前往袁州。最后,诗人提到山头上有一艘行舟,可能是指张太博的旅途。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袁州的风俗和人们的信仰,展现了南方地区的独特风貌。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张太博的送别和祝福。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而富有想象力,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诗人对牛被狼啮咬的描写,暗示了人们对于不幸的无奈和无法改变的现实。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送张太博通判袁州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zhāng tài bó tōng pàn yuán zhōu
送张太博通判袁州

jūn fēi shēn yóu zhé nán zhōu, nán fāng shàng guǐ qí sú tōu.
君非身尤谪南州,南方尚鬼其俗媮。
shé wèi lín, hǔ wèi zōu, dān máo kǔ zhú shēn yōu yōu.
蛇为邻,虎为陬,丹茅苦竹深幽幽。
yì rén cí guǐ bài gǔ shù, zhú bēi yī yǎng lái pēng niú.
邑人祠鬼拜古树,竹杯一仰来烹牛。
niú sǐ niè jué cháng bù xìng, shuí dé jìn zhǐ zhuān chú gōu.
牛死啮戄常不幸,谁得禁止专锄钩。
jiè yuē wèi xìn jūn qiě wǎng, mín jiāng yǔ guài jūn tīng bù.
借曰未信君且往,民将语怪君听不。
yǎng shān tóu, yǒu xíng zhōu.
仰山头,有行舟。


相关内容11:

阻风秦淮令狐度支寄酒

和杨秘校得糟粕

缑山子晋祠以下陪太尉钱相公游嵩山七章其二

有睹十一月七日

裴直讲得润州通判周仲章咸豉遗一小缾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邵伯堰下王君玉饯王仲仪赴渭州经略席上命赋
    未破河西寇,朝廷尚有忧。淮南命儒帅,塞上足封侯。莫擐黄金甲,须存百胜谋。昔尝经黠虏,今去正......
  • 永城杜寺丞大年暮春白杏花
    孤素发残枝,非关比众迟。殷勤胜菖叶,重叠为农时。...
  •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七齐云亭
    城隅结危栋,仿佛凌烟霓。平观飞雨来,俯窥巢禽栖。浩荡孤思发,幂历蔓草齐。长安去不远,何言西......
  • 二月四日雪
    前日春风初摆条,昨夜雪飞深一尺。北帝及腊不行令,东皇发煦遭尔厄。侵时夺气四时错,欲问上天何......
  • 登采石山上广济寺
    船从山下过,直上见僧轩。系缆当矶石,缘崖到寺门。短篱遮竹瀁,危路踏松根。却看沧江底,帆归烟......
  • 设脍示坐客
    汴河西引黄河枝,黄流未冻鲤鱼肥。随钩出水卖都市,不惜百金持与归。我家少妇磨宝刀,破鳞奋鬐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