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踏莎行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抡
2025-09-07

踏莎行

宋代  张抡  

踏莎行  

人问山中,因何无暑。
山堂恰在山深处。
藤阴满地走龙蛇,泉声万壑鸣风雨。
且弄青松,休挥白羽。
相逢况有烟霞侣。
长天一任火云飞,夜凉踏月相将去。

踏莎行作者简介

[约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字才甫,自号莲社居士,开封(今属河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好填词,每应制进一词,宫中即付之丝竹。尝于乾道三年,(公元一一六七年)高宗莅聚景园,抡进柳梢青词;淳熙六年(公元一一七九)三月,高宗再莅聚景园,抡进壶中天慢词;九月,孝宗幸绛华宫,抡进临江仙词:均赐赉极渥。抡所著有《莲社词》一卷,存词100余首。《文献通考》及绍兴内府古器评二卷,《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踏莎行翻译及注释

《踏莎行》是宋代张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有人问山中,为何没有酷热的夏季。
山堂正位于深山之中。
藤蔓的阴影在地上蜿蜒,像龙蛇一般。
泉水的声音在万壑中回荡,仿佛风雨交加。
暂且玩弄青松,不再挥动白羽。
相遇时,有了如烟如霞的伙伴。
长天任火云飞,夜凉中踏月相随而去。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在山中的景色和感受。他站在山堂中,感叹山中的清凉与宜人,不再感到炎热的夏季。藤蔓在他脚下蜿蜒,泉水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给他带来了宁静和清新的感觉。他停下脚步,欣赏着青松的美丽,放下手中的白羽扇。他与喜欢烟霞的伙伴相遇,分享着这美好的时刻。他相信,长天会让火云飞舞,而在夜晚的凉爽中,他将踏月而去,与伙伴一同离开。

赏析:
《踏莎行》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色和感受,传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清凉的向往。诗人通过描写藤蔓、泉水和青松等自然元素,展示了山中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的氛围。他将自己融入其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并与其他烟霞侣相遇,共同领略这份美好。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自然景物的烘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追求和珍视。

诗中使用了一些意象的修辞手法,如藤阴满地走龙蛇、泉声万壑鸣风雨等,使诗意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词中的对比手法也很巧妙,通过对山中的清凉与外界酷热的对比,突显了山中的宜人环境。

总体而言,《踏莎行》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宁静、清凉的心境,同时也传递了对友情和美好时刻的珍视。这首诗词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受,引发人们对大自然和人情世故的思考和感悟。

踏莎行拼音读音参考

tà suō xíng
踏莎行

rén wèn shān zhōng, yīn hé wú shǔ.
人问山中,因何无暑。
shān táng qià zài shān shēn chù.
山堂恰在山深处。
téng yīn mǎn dì zǒu lóng shé, quán shēng wàn hè míng fēng yǔ.
藤阴满地走龙蛇,泉声万壑鸣风雨。
qiě nòng qīng sōng, xiū huī bái yǔ.
且弄青松,休挥白羽。
xiāng féng kuàng yǒu yān xiá lǚ.
相逢况有烟霞侣。
cháng tiān yī rèn huǒ yún fēi, yè liáng tà yuè xiàng jiāng qù.
长天一任火云飞,夜凉踏月相将去。


相关内容11:

踏莎行(和材甫听弹琵琶作)

丑奴儿(寄李德志)

满江红(汪秘监席上作)

好事近(为钱处和寿)

菩萨蛮(青阳道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南柯子(次韵姚提点行可席上见贻)
    急雨朝来过,浓云晚半收。荷香便傍酒尊浮。极目淡烟斜照、满芳洲。消尽人间暑,翻成一段秋。使星......
  • 生查子
    七月到盘洲,枕簟新凉早。岸曲侧黄葵,沙际排红蓼。团团歌扇疏,整整炉烟袅。环坐待横参,要乞蛛......
  • 渔家傲引
    三月愁霖多急雨。桃江绿浪迷洲渚。西塞山边飞白鹭。烟横素。一声欸乃山深处。红雨缤纷因水去。行......
  • 临江仙(次韵子云中秋)
    记得年时离别夜,都门强半清秋。今年想望只邻州。星连南极动,月满大江流。芸阁老仙多妙语,云阶......
  • 南歌子(示裴弟)
    强作千年调,难逾五度春。脊令继踵漫相循。休要关心药裹、也扃门。蕙帐银杯化,纱窗翠黛颦。烧香......
  • 定风波(题续宅江楼)
    极目秋光夕照开。潮头初自海门来。杳杳江天横一线。如练。疾驱千骑鼓声催。杰槛翠飞争徙倚。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