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伤情怨(林钟)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周邦彦
2025-07-24

伤情怨(林钟)

宋代  周邦彦  

伤情怨  

枝头风势渐小。
看暮鸦飞了。
又是黄昏,闭门收返照。
江南人去路缈。
信未通、愁已先到。
怕见孤灯,霜寒催睡早。

伤情怨(林钟)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伤情怨(林钟)翻译及注释

《伤情怨(林钟)》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周邦彦。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枝头的风渐渐停了,
我看见暮鸦已经飞走。
又到了黄昏时分,
我关上门,收拾返照。
江南的人已经离去,道路变得模糊。
信件还未送到,忧愁已经先来。
我害怕看见孤灯,
霜寒催促早睡。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伤情和怨怼的心情。诗人观察到枝头的风渐渐停下,暮鸦飞走,黄昏来临。他关上门,收拾返照,意味着他将自己封闭在寂静的空间中。诗人感叹江南的人已经离去,道路变得模糊,暗示着他与亲友的离别和孤独感。他担心信件还未送到,但忧愁已经先来到他心中。他害怕看见孤灯,寒冷的霜催促他早些入睡,意味着他对于孤独和困苦的逃避与抗拒。

赏析:
《伤情怨(林钟)》以简洁而凄凉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离别和孤独的痛苦感受。枝头的风息渐小,暮鸦飞走,黄昏时分的到来,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相呼应。诗人将自己封闭在门内,收拾返照,象征着他对外界的隔绝和对往事的回忆。江南人去路缈,揭示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无助。诗人担心信件还未送到,愁已先到,表现了他对于未知和不确定的担忧。他害怕看见孤灯,霜寒催促早睡,表达了他对于孤独和困苦的逃避与抗拒。整首诗词以朴素而凄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伤感和苦楚,深深触动人心。

伤情怨(林钟)拼音读音参考

shāng qíng yuàn lín zhōng
伤情怨(林钟)

zhī tóu fēng shì jiàn xiǎo.
枝头风势渐小。
kàn mù yā fēi le.
看暮鸦飞了。
yòu shì huáng hūn, bì mén shōu fǎn zhào.
又是黄昏,闭门收返照。
jiāng nán rén qù lù miǎo.
江南人去路缈。
xìn wèi tōng chóu yǐ xiān dào.
信未通、愁已先到。
pà jiàn gū dēng, shuāng hán cuī shuì zǎo.
怕见孤灯,霜寒催睡早。


相关内容11:

望江南(大石)

荔枝香近(歇指·第二)

南乡子(拨燕巢)

早梅芳(牵情·二之二)

一落索(双调·第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摊破木兰花(二之二)
    芳草裙腰一尺围。粉郎香润,轻洒蔷薇。为嫌风日下楼稀。杨柳青阴,深闭朱扉。枉是尊前调玉徽。彩......
  • 临江仙(同前)
    常记河阳花县里,恰如饭颗山逢。春城何处满丝桐。纶巾并羽扇,君有古人风。重向梁王台畔见,黄花......
  • 减字浣溪沙(十五之十三)
    两点春山一寸波。当筵娇甚不成歌。动人情态可须多。金井露寒风下叶,画桥云断月侵河。厌厌此夜奈......
  • 下水船(和季良琼花)
    百紫千红翠。唯有琼花特异。便是当年,唐昌观中玉蕊。尚记得、月里仙人来赏,明日喧传都市。甚时......
  • 满庭芳(忆庐山)
    欲买庐山,山前三亩,小桥横过松间。变名吴市,谁认旧容颜。最好栖贤峡外,应自此、都隔尘寰。人......
  • 蝶恋花(商调柳·第三)
    蠢蠢黄金初脱后。暖日飞绵,取次黏窗牖。不见长条低拂酒。赠行应已输先手。莺掷金梭飞不透。小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