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过天威径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高骈
2025-09-08

过天威径

唐代  高骈  

豺狼坑尽却朝天,战马休嘶瘴岭烟。
归路嶮巇今坦荡,一条千里直如弦。

过天威径作者简介

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晚唐名将。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其一生辉煌之起点为866年率军收复交趾,破蛮兵20余万。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期间正值黄巢大起义,高骈多次重创起义军。被唐僖宗任命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后中黄巢缓兵之计,大将张璘阵亡。高骈由此不敢再战,致使黄巢顺利渡江、攻陷长安。此后至长安收复的三年间,淮南未出一兵一卒救援京师,高骈一生功名毁之一旦。高骈嗜好装神弄鬼,几乎达到癫狂的程度。后被部将毕师铎所害,连同其子侄四十余人,“同坎(坑)瘗(埋)之”。

过天威径翻译及注释

诗词《过天威径》是唐代诗人高骈的作品,描述了战争过后归途的壮烈和凶险。

豺狼坑尽却朝天,
战马休嘶瘴岭烟。
归路嶮巇今坦荡,
一条千里直如弦。

译文如下:

飞豺与狼已经被消灭,
战马停止嘶鸣在烟雾弥漫的山脉。
归途曾是崎岖险峻,而今已变得平坦开阔,
一条千里的道路笔直如弦。

这首诗词通过衬托战争后的平静与安宁,展示了壮丽而坚韧的归途。诗人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战争后豺狼消亡、战马平静的景象,通过对比强调了归途的辛酸和艰险。只有经历过战火洗礼的人们才能真正体会到归途的美好,曾经险峻的山路已变得平坦开阔,一条直如弦的千里之路给人带来了希望与释放。

整首诗词情绪沉重而豪放,表达了战争的残酷与归途的壮丽。通过描述战后的景象和归途的艰险,诗人展现了坚强与乐观的精神,传递了对和平与希望的追求。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苦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战士们英勇奋斗的赞扬和敬意。

过天威径拼音读音参考

guò tiān wēi jìng
过天威径

chái láng kēng jǐn què cháo tiān, zhàn mǎ xiū sī zhàng lǐng yān.
豺狼坑尽却朝天,战马休嘶瘴岭烟。
guī lù xiǎn xī jīn tǎn dàng, yī tiáo qiān lǐ zhí rú xián.
归路嶮巇今坦荡,一条千里直如弦。


相关内容11:

秦始皇时民歌

南蒯歌

泽门之皙讴

广陵宴次戏简幕宾

五月九日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酒泉子
    绿树春深,燕语莺啼声断续,惠风飘荡入芳丛,惹残红柳丝无力袅烟空。金盏不辞须满酌,海棠花下思......
  • 重阳山居
    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
  • 纱窗恨
    新春燕子还来至,一双飞。垒巢泥湿时时坠,涴人衣后园里、看百花发,香风拂、绣户金扉。月照纱窗......
  • 临江仙
    碧染长空池似镜,倚楼闲望凝情。满衣红藕细香清。象床珍簟,山障掩,玉琴横暗想昔时欢笑事,如今......
  • 送人宰永泰
    北人虽泛南流水,称意南行莫恨赊。道路先经毛竹岭,风烟渐近刺桐花。舟停渔浦犹为客,县入樵溪似......
  • 题桐庐谢逸人江居
    少小高眠无一事,五侯勋盛欲如何。湖边倚杖寒吟苦,石上横琴夜醉多。鸟自树梢随果落,人从窗外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