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三岩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方岳
2025-07-23

三岩

宋代  方岳  

山入花州翠作层,何年凿此玉崚嶒。
瀑从峭壁飞将落,雪沍苍崖危欲崩。
寺老尚堪支古佛,地灵不肯着凡僧。
定应嫌客留名姓,云逼人寒一砚冰。

三岩作者简介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三岩翻译及注释

《三岩》是宋代方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脉进入花州,层层翠绿,这座山是在何年凿出的玉石崚嶒。瀑布从陡峭的壁上飞流而下,仿佛要崩塌的苍崖上覆盖着冰雪。古老的寺庙仍然容纳着古老的佛像,地灵却不愿意容忍凡人僧侣的存在。定然会有人嫌弃客人留下名字姓氏,云雾逼人,寒冷如冰一砚。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山川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山脉进入花州,形成层层叠嶂的景象,给人一种翠绿的感觉。瀑布从峭壁上飞流而下,形成壮观的景观,同时也传递出山势陡峭、危险的感觉。苍崖上积雪已成冰,给人一种冰冷的感受。古老的寺庙里供奉着古老的佛像,表达了历史的延续和传统的尊重。然而,这片山川和寺庙都有一种超然的气质,不愿容纳世俗的僧侣。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客人留名的嫌弃,以及山上云雾的凛冽寒冷。

赏析:
《三岩》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山川自然的壮丽景色,以及寺庙的庄严和古老的佛像。诗人通过运用山水意象和对比手法,将山脉、瀑布、雪崖等自然景观与寺庙、佛像进行了对应,表达了山川之间的高度和境界的超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形容词和动词,使得诗意更加生动形象,读起来能够感受到山川的壮美和寒冷。

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通过对寺庙和佛像的描写,展示了对传统文化和信仰的敬重。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尘世纷扰的厌弃和超然心态,表达了诗人对繁琐俗世的远离之情。

整首诗词意境高远,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古老寺庙的庄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传统文化的敬重,以及对尘世纷扰的厌弃。通过精细的描写和对比,使诗词具有强烈的视觉感受和情感共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岩拼音读音参考

sān yán
三岩

shān rù huā zhōu cuì zuò céng, hé nián záo cǐ yù léng céng.
山入花州翠作层,何年凿此玉崚嶒。
pù cóng qiào bì fēi jiàng luò, xuě hù cāng yá wēi yù bēng.
瀑从峭壁飞将落,雪沍苍崖危欲崩。
sì lǎo shàng kān zhī gǔ fó, dì líng bù kěn zhe fán sēng.
寺老尚堪支古佛,地灵不肯着凡僧。
dìng yīng xián kè liú míng xìng, yún bī rén hán yī yàn bīng.
定应嫌客留名姓,云逼人寒一砚冰。


相关内容11:

雨行梅关二首

罗浮梁弥仟游烂柯山赠以曲筇方笠

以人生五马贵莫受侵为韵送胡献叔守邵阳

贵妃夜游

山迳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以人生五马贵莫受侵为韵送胡献叔守邵阳
    三十已专城,斯亦未足贵。潘舆归故乡,吾乐宁可既。...
  • 旧传有客谒一士夫题其刺云琴棋诗酒客因与谈
    痴书到底成何事,只有穷愁上鬓丝。铸错空糜六州铁,补鞋不似两钱锥。谁欤莫逆溪山我,幸甚无能诗......
  • 三山亭
    山中招提鼎足踞,路如丁字分头入。还看港汉纷长绳,俯见阜丘才小笠。班荆坐仆纵之息,争解绿荷撮......
  • 过北固山下旧居
    池塘燕子旧人家,杨柳春寒一迳斜。夜读自生书带草,朝饥曾对米囊花。侯谁在矣山如昨,今我来思鬓......
  • 社日益明叔见过
    溪云酝酿社公雨,肯踏寒莎过阿戎。亦有小诗拈未出,且携瀑布煮春风。...
  • 风作
    年光何啻蛇赴壑,仕宦略如鱼上竿。畴昔本无温饱志,归来只作等閒看。人间万事风涛急,雨外一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