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观军装十咏·矛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高启
2025-09-10

观军装十咏·矛

明代  高启  

画干似蛇长,谁论半段璟。
日斜亲斗罢,高宴卓沙场。

观军装十咏·矛作者简介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观军装十咏·矛翻译及注释

《观军装十咏·矛》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画干似蛇长,谁论半段璟。
日斜亲斗罢,高宴卓沙场。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军装中的矛。诗人通过形容矛的形状和光泽,表达了对军事力量的赞美和敬仰。他提到了矛的长度和光芒,暗示了矛的威力和锋利。诗人还描述了战斗结束后的景象,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军人的辛劳。最后,他提到了高宴和沙场,表达了对将士们的英勇和奉献的敬意。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展现了军装中矛的形象和象征意义。诗人运用了形容词和比喻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矛的威力和军人的英勇。他通过对战斗结束后的景象的描绘,反衬出战争的残酷和军人的辛劳。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军人的敬意和对战争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军事力量的赞美和对和平的渴望。这首诗词既有军事题材的特点,又融入了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观军装十咏·矛拼音读音参考

guān jūn zhuāng shí yǒng máo
观军装十咏·矛

huà gàn shì shé zhǎng, shuí lùn bàn duàn jǐng.
画干似蛇长,谁论半段璟。
rì xié qīn dòu bà, gāo yàn zhuō shā chǎng.
日斜亲斗罢,高宴卓沙场。


相关内容11:

元符二年十一月十六日赵德麟检校诸邑……寄

和资道岩岩亭二首

高邮人物绝句二首

春日寄张祠部

白傅湓浦图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我生
    我生初世本尧年,大厉群哇不谓然。方喜神光射天下,忽惊烽火到甘泉。寺人衮服参岩庙,宫女素衣游......
  • 题黄大痴天池石壁图
    黄大痴,滑稽玩世人不知。疑似阿母傍,再谪偷桃儿。平生好饮复好画,醉后洒墨秋淋漓。尝为弟子李......
  • 书事
    先生不饮而常醉,醉倒四海支狂流。不烦高士倾佳酿,要使鱼龙同我愁。...
  • 说之方忧韩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传视送陈州
    末宦从远役,沈痾得此心。愿言麴神降,何用官鬼临。幽兴落醴浦,清梦绕崧岑。使我既惭昔,柰何复......
  • 和新乡二十一弟华严水亭二首
    荷盖点溪三数叶,藤稍遶树几千层。投闻更与高人约,重抱琴来听广陵。...
  • 过汉武望仙宫在鄜寺之西三绝句
    海外求仙事渺茫,却烦鹤驾访刘郎。修门自有偷桃客,好试低眉问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