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同年刘司谏通判西都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禹偁
2025-09-03

送同年刘司谏通判西都

宋代  王禹偁  

元老留司卧雒阳,谏官通理辍鸳行。
仲宣旧佐红莲幕,裴度新开绿野堂。
几处古碑停马读,到时春笋约僧尝。
香山居士真容在,为我公余奠一觞。

送同年刘司谏通判西都作者简介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送同年刘司谏通判西都翻译及注释

《送同年刘司谏通判西都》是宋代王禹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元老留司卧洛阳,
谏官通理辍鸳行。
仲宣旧佐红莲幕,
裴度新开绿野堂。
几处古碑停马读,
到时春笋约僧尝。
香山居士真容在,
为我公余奠一觞。

诗意:
这首诗词是王禹偁送别同年刘司谏去西都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刘司谏留在洛阳的情景,他是一位有谏官之职的官员,但因为通达理政而辍去了鸳行(指官船)。诗人提到了仲宣,他是刘司谏的旧友,曾经在红莲幕(指官署)中共事。而裴度则是新开绿野堂(指官署)的官员。诗人还描述了几处古碑,刘司谏在马上停下来读碑文,预示着他将在西都继续学习。最后,诗人提到了香山居士,他是一位真实存在的人物,为了诗人公余(指刘司谏)举行了一次酒宴。

赏析:
这首诗词以送别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刘司谏的祝福和思念之情。通过描绘刘司谏在洛阳的情景,诗人展示了他的才华和为政之志。诗中的古碑和春笋等意象,象征着刘司谏在西都将继续学习和成长。最后,诗人提到了香山居士,他为刘司谏举行酒宴,表达了对他的赞赏和祝福。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寓意深远的意象,展现了友情、学识和壮志的主题,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送同年刘司谏通判西都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tóng nián liú sī jiàn tōng pàn xī dōu
送同年刘司谏通判西都

yuán lǎo liú sī wò luò yáng, jiàn guān tōng lǐ chuò yuān xíng.
元老留司卧雒阳,谏官通理辍鸳行。
zhòng xuān jiù zuǒ hóng lián mù, péi dù xīn kāi lǜ yě táng.
仲宣旧佐红莲幕,裴度新开绿野堂。
jǐ chù gǔ bēi tíng mǎ dú, dào shí chūn sǔn yuē sēng cháng.
几处古碑停马读,到时春笋约僧尝。
xiāng shān jū shì zhēn róng zài, wèi wǒ gōng yú diàn yī shāng.
香山居士真容在,为我公余奠一觞。


相关内容11:

放言

读史记列传

赠朗上人

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

幕次闲吟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十月二十日作
    重衾又重茵,盖覆衰孏身。中夜忽涕泗,无复及吾亲。须臾残漏歇,吏报国忌辰。凌旦骑马出,溪冰薄......
  • 哭同年罗著作
    同试五题为县吏,共求三字作词臣。西垣谪宦何须恨,若比罗三是幸人。...
  • 幕次闲吟
    二年憔悴咏江蓠,恩诏重教侍玉墀。寓直掖垣休入梦,常参幕次且吟诗。新文自负山中集,旧吏多惊鬓......
  • 南郊大礼诗
    圣君重卜祀南郊,仗用黄麾间白旄。仙吹冷翻苍玉佩,晓霞晴透绛纱袍。天开兜率斋宫静,海涌蓬莱帐......
  • 残句:三入承明不知举
    三入承明不知举,看人门下放门生。...
  • 送柴谏议之任河中
    蒲津名郡得名公,谏纸盈箱且罢封。红药阶墀曾吐凤,绿莎厅事旧鸣蛬。下车首谒重华庙,入境先经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