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秋尽日陪诸友登白佛阁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文同
2025-09-07

秋尽日陪诸友登白佛阁

宋代  文同  

危刹隐高阜,孤轩横碧虚。
登临赏秋杪,笑傲乐公余。
野外景入画,坐中欢可书。
重城已严钥,归马尚踟蹰。

秋尽日陪诸友登白佛阁翻译及注释

诗词:《秋尽日陪诸友登白佛阁》
朝代:宋代
作者:文同

危刹隐高阜,
孤轩横碧虚。
登临赏秋杪,
笑傲乐公余。
野外景入画,
坐中欢可书。
重城已严钥,
归马尚踟蹰。

中文译文:
高耸险峻的寺庙隐匿在山峦之上,
孤独的轩榭横卧于碧空虚幻之间。
登上高楼赏析深秋的尽头,
笑傲地享受着闲暇的时光。
野外的景色如同画卷一般,
坐在室内可畅情地书写。
城门已经严加守卫,
回归故乡的马却仍犹豫不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季将尽的日子中,诗人与朋友们一同登上白佛阁,欣赏着秋天的景色。白佛阁位于险峻的山峰之上,古寺隐匿其中,给人一种高远的感觉。孤独的轩榭横卧于碧蓝的天空之间,给人一种虚幻的感觉。

诗人在登临高楼之际,尽情地欣赏着即将结束的深秋景色。他以豪迈的心态笑傲着,享受着与朋友共度的快乐时光。野外的景色如同画卷一般,美不胜收,让人心生赞叹之情。而坐在室内,诗人可以尽情书写对这些景色的感受和想象,感受到一种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然而,尽管诗人心情愉悦,但他也透露出一丝忧虑。重城已经严加守卫,暗指社会中的权力机构已经变得严密和封闭。归马尚踟蹰,说明诗人对于回归故乡的马仍然犹豫不决。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现实中的种种局限和束缚的思考,他在欢乐之际也感到了一些忧虑和迟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登临高楼的快乐场景,同时也反映了对于现实中种种限制和束缚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内心感受的诉说,表达了对于自由和快乐的追求,以及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

秋尽日陪诸友登白佛阁拼音读音参考

qiū jǐn rì péi zhū yǒu dēng bái fó gé
秋尽日陪诸友登白佛阁

wēi shā yǐn gāo fù, gū xuān héng bì xū.
危刹隐高阜,孤轩横碧虚。
dēng lín shǎng qiū miǎo, xiào ào lè gōng yú.
登临赏秋杪,笑傲乐公余。
yě wài jǐng rù huà, zuò zhōng huān kě shū.
野外景入画,坐中欢可书。
zhòng chéng yǐ yán yào, guī mǎ shàng chí chú.
重城已严钥,归马尚踟蹰。


相关内容11:

嘉川道中寄周正孺

闲居秋日书事

书隐者壁

西轩秋日

子骏运使八咏堂·宝峰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阅史感事
    世间诸味已全疏,惟爱缣缃似蠹鱼。名霸者来为御史,姓关人去作尚书。晋师嘿嘿曾何害,楚客昂昂只......
  • 题李处士月轩
    圆蟾喷金波,万里洒清滴。幽轩得虚敞,皓彩溢素壁。绳床有高隐,苦调起岑寂。盈襟纳孤光,静与爽......
  • 谢惠橘
    缃叶隐朱实,累累楚江澨。寒香摘清露,奔走寄迢递。琳腴满金壳,咀嚼想佳惠。君未致此时,风已吹......
  • 红树
    万叶惊风尽卷收,独余红树拟禁秋。已疑断烧生前岭,更共残霞入远楼。枫岸最深霜未落,柿园浑变雨......
  • 闲乐
    昼睡忽过午,好风吹竹床。溪云生薄暮,山雨送微凉。粉裛衣裳润,兰薰簟席香。归来闲且乐,多谢墨......
  • 鸣玉亭筹笔之南
    层崖高百尺,亭即层崖下。飞泉若环佩,万缕当檐泻。坐可脱赤热,听宜彻清夜。亭前树肤剥,为系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