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秋日美晴,郡楼闲眺,寄荆南张书记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德裕
2025-07-23

秋日美晴,郡楼闲眺,寄荆南张书记

唐代  李德裕  

高槛凉风起,清川旭景开。
秋声向野去,爽气自山来。
霄外鸿初返,檐间燕已归。
不因烟雨夕,何处梦阳台。

秋日美晴,郡楼闲眺,寄荆南张书记作者简介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秋日美晴,郡楼闲眺,寄荆南张书记翻译及注释

秋日美晴,郡楼闲眺,寄荆南张书记

高槛凉风起,清川旭景开。
秋声向野去,爽气自山来。
霄外鸿初返,檐间燕已归。
不因烟雨夕,何处梦阳台。

中文译文:
秋日天空晴朗明亮,我在郡楼上闲坐眺望,写这首诗给荆南的张书记。

高高的栏杆上吹着凉风,清澈的河流里,旭日初升,景色优美。
秋天的声音向着田野飘去,爽朗的气息自山间拂来。
天空的那一边,候鸟初次归来,屋檐间的燕子已经回来了。
我并不因为雨夜,而失去对阳台的美好梦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美丽的秋日景象,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和对阳台的向往。

首先,作者通过描绘秋日的天空和景色,展示了美丽晴朗的秋天风光。高槛吹来的凉风、清澈的河流和旭日的升起,给人一种爽朗明亮的感觉。同时,作者通过用词如“秋声”和“爽气自山来”,将秋天的声音和气息与大自然相融合,形成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

其次,作者通过借物抒怀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家乡和寄托的思念之情。诗中的候鸟初次归来和燕子的回归,分别代表着远离家乡的人们的回归,而作者却仍然留在外地,思念家乡。作者写道:“不因烟雨夕,何处梦阳台”,表达了对温馨家园的向往和对平静生活的憧憬。

这首诗以简洁清晰的语言描绘了秋日的美景,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绪。诗词深情而不失细腻,是一首展示诗人情感和抒发思念的佳作。

秋日美晴,郡楼闲眺,寄荆南张书记拼音读音参考

qiū rì měi qíng, jùn lóu xián tiào, jì jīng nán zhāng shū jì
秋日美晴,郡楼闲眺,寄荆南张书记

gāo kǎn liáng fēng qǐ, qīng chuān xù jǐng kāi.
高槛凉风起,清川旭景开。
qiū shēng xiàng yě qù, shuǎng qì zì shān lái.
秋声向野去,爽气自山来。
xiāo wài hóng chū fǎn, yán jiān yàn yǐ guī.
霄外鸿初返,檐间燕已归。
bù yīn yān yǔ xī, hé chǔ mèng yáng tái.
不因烟雨夕,何处梦阳台。


相关内容11:

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

醉中赠崔膺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西园

滁阳春日怀果园闲宴(园中杂树,多手植也)

伤歌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董监庙
    仁杰淫祠废欲无,枯枫老栎两三株。神乌惯得商人食,飞趁征帆过蠡湖。...
  • 思山居一十首·春日独坐思归
    壮龄心已尽,孤赏意犹存。岂望图麟阁,惟思卧鹿门。无谋堪适野,何力可拘原。只有容身去,幽山自......
  • 题水月台
    平流白日无人爱,桥上闲行若个知。水似晴天天似水,两重星点碧琉璃。...
  • 题悟公禅堂
    临坛付法十三春,家本长城若下人。芸阁少年应不识,南山钞主是前身。...
  • 留别南溪二首
    常叹春泉去不回,我今此去更难来。欲知别后留情处,手种岩花次第开。如云不厌苍梧远,似雁逢春又......
  • 欲销云
    欲隐从龙质,仍馀触石文。霏微依碧落,仿佛误非云。度月光无隔,倾河影不分。如逢作霖处,当为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