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白角篦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罗隐
2025-08-03

白角篦

唐代  罗隐  

白似琼瑶滑似苔,随梳伴镜拂尘埃。
莫言此个尖头物,几度撩人恶发来。

白角篦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白角篦翻译及注释

《白角篦》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白似琼瑶滑似苔,随梳伴镜拂尘埃。
莫言此个尖头物,几度撩人恶发来。

中文译文:
白色的角篦看起来像是琼瑶一样光滑,又像是苔藓一样柔软,在梳子梳头和镜子拂去尘埃的同时。
不要说这个尖头的东西没有用处,它曾经多次撩拨出人们不悦的情绪。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写角篦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尖锐物品的矛盾情感和思考。首两句以形容词独特的描写手法,对角篦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绘。白色的色泽与琼瑶的美丽相比,光滑如苔藓之叶。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角篦的功能,它既可以作为梳子梳拢头发,又可以作为镜子拂去头发上的尘埃。最后两句反驳了人们对角篦的贬低,作者表示角篦虽然有时会让人觉得不悦,但它也是含有美丽和功能的物品。

整首诗以写实手法描写了角篦的外观和作用,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物象的深层思考。诗中角篦被赋予了美丽和功能,同时也受到了人们的误解和贬低。可能诗人在写这首诗时,正思考着人们对物品的看法和评判的主观性。作者希望通过这首诗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导到一种冷思考和审视的状态中,让人们重新审视看似微小、被忽略的事物所蕴含的内涵和价值。

白角篦拼音读音参考

bái jiǎo bì
白角篦

bái shì qióng yáo huá shì tái, suí shū bàn jìng fú chén āi.
白似琼瑶滑似苔,随梳伴镜拂尘埃。
mò yán cǐ gè jiān tóu wù, jǐ dù liáo rén è fā lái.
莫言此个尖头物,几度撩人恶发来。


相关内容11:

汴河

玉声亭

题沧浪峡

思故人

寄钟常侍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湖州裴郎中赴阙后投简寄友生
    锦帐郎官塞诏年,汀洲曾驻木兰船。祢衡酒醒春瓶倒,柳恽诗成海月圆。歌蹙远山珠滴滴,漏催香烛泪......
  • 登凌歊台
    高台今日竟长闲,因想兴亡自惨颜。四海已归新雨露,六朝空认旧江山。槎翘独鸟沙汀畔,风递连墙雪......
  • 竹下残雪
    墙下浓阴对此君,小山尖险玉为群。夜来解冻风虽急,不向寒城减一分。...
  • 寄无相禅师
    老住西峰第几层,为师回首忆南能。有缘有相应非佛,无我无人始是僧。烂椹作袍名复利,铄金为讲爱......
  • 灵山寺
    晚景聊摅抱,凭栏几荡魂。槛虚从四面,江阔奈孤根。幽径薜萝色,小山苔藓痕。欲依师问道,何处系......
  • 莺声
    井上梧桐暗,花间雾露晞。一枝晴复暖,百啭是兼非。金屋梦初觉,玉关人未归。不堪闲日听,因尔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