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归紫阁下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韩偓
2025-07-15

归紫阁下

唐代  韩偓  

一笈携归紫阁峰,马蹄闲慢水溶溶。
黄昏后见山田火,胧fC时闻县郭钟,瘦竹迸生僧坐石,野藤缠杀鹤翘松。
钓矶自别经秋雨,长得莓苔更几重。

归紫阁下作者简介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归紫阁下翻译及注释

译文:《归紫阁下》
一路携笈归彼紫阁峰,
马蹄轻缓,水声缭绕。
黄昏色彩褪去,山田处燃起篝火,
微霭时分,县郭钟声传来。
瘦竹间迸发僧侣坐在石头上,
野藤缠绕,杀鹤翘起松枝。
钓矶自离别经受秋雨,
莓苔逐渐多层交织。

诗意:此诗描绘了诗人归途中的一些场景和感受。诗人一路上驾着马匹缓缓行进,沿途的山水和水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当黄昏来临时,远处的山田里点燃了篝火,微弱的火光在暮色中闪烁。同时,县城周围的钟声传来,给人一种回家的温暖感觉。诗人还观察到一位瘦削的僧人坐在石头上,周围的野藤缠绕着松树,松枝上有只杀鹤翘起。最后,诗人描述了一处钓矶,钓矶在经历了秋雨之后生长出了厚厚的莓苔。

赏析: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人物描写为主线,通过诗人的感知和观察,展示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宁静而美丽的归途。诗人通过描绘山水、火光、钟声等细节,创造了一种淡雅而富有情趣的意境。同时,诗中的僧人和杀鹤,也增加了一些神秘与哲理的色彩。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归途的景色和感受,使读者也能感受到其中的宁静和美好。

归紫阁下拼音读音参考

guī zǐ gé xià
归紫阁下

yī jí xié guī zǐ gé fēng, mǎ tí xián màn shuǐ róng róng.
一笈携归紫阁峰,马蹄闲慢水溶溶。
huáng hūn hòu jiàn shān tián huǒ,
黄昏后见山田火,
lóng fC shí wén xiàn guō zhōng, shòu zhú bèng shēng sēng zuò shí, yě téng chán shā hè qiào sōng.
胧fC时闻县郭钟,瘦竹迸生僧坐石,野藤缠杀鹤翘松。
diào jī zì bié jīng qiū yǔ, zhǎng de méi tái gèng jǐ zhòng.
钓矶自别经秋雨,长得莓苔更几重。


相关内容11:

安贫

清兴

阌乡寓居十首·清溪

读留侯传

祝风三十二韵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江岸闲步(此后壬申年作,在南安县)
    一手携书一杖筇,出门何处觅情通。立谈禅客传心印,坐睡渔师著背蓬。青布旗夸千日酒,白头浪吼半......
  • 谷口寓居偶题
    涔涔病骨怯朝天,谷口归来取性眠。峭壁削成开画障,急溪飞下咽繁弦。不能尘土争闲事,且放形神学......
  • 凄凄
    深将宠辱齐,往往亦凄凄。白日知丹抱,青云有旧蹊。嗜咸凌鲁济,恶洁助泾泥。风雨今如晦,堪怜报......
  • 忆钓舟
    青山小隐枕潺湲,一叶垂纶几溯沿。后浦春风随兴去,南塘秋雨有时眠。惯冲晓雾惊群雁,爱飐残阳入......
  • 长安里中闻猿
    夹巷重门似海深,楚猿争得此中吟。一声紫陌才回首,万里青山已到心。惯倚客船和雨听,可堪侯第见......
  • 黔中书事
    巴蜀水南偏,山穷塞垒宽。岁时将近腊,草树未知寒。独狖啼朝雨,群牛向暮滩。更闻蛮俗近,烽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