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石牛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释慧开
2025-07-28

石牛

宋代  释慧开  

须弥为骨露织躯,头角峥嵘塞太虚。
大地耕翻无寸土,牧童鞭索岂能拘。

石牛翻译及注释

《石牛》是宋代释慧开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须弥为骨露织躯,
头角峥嵘塞太虚。
大地耕翻无寸土,
牧童鞭索岂能拘。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座石牛雕像,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与人类的关系的思考。石牛的骨架仿佛是由须弥山构成,它的身形庞大、头角高耸,仿佛要填满整个太虚虚空。然而,尽管如此威猛壮丽,它的存在却无法改变大地的肥沃与贫瘠。牧童鞭索的力量又如何能束缚住这座石牛呢?

赏析:
《石牛》以石牛为主题,通过独特的形象描写和意象运用,展现了作者对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的思考。石牛的形象既庄严威武,又显得有些孤寂。它以须弥山为骨架,体现了佛教思想中的宇宙观念,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渺小和无法改变自然规律的无力感。

诗中的“大地耕翻无寸土”揭示了人类劳动的辛勤与无奈,尽管我们耕作、努力奋斗,但在自然面前,我们所能改变的仍然微不足道。而“牧童鞭索岂能拘”则传递了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暗示人类应当尊重自然,与其和谐共存。

这首诗词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意象,呈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既有着哲学性的思辨性质,又给人以启示,引发人们对自然与人类相互作用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递了对自然界与人类的关系的深刻洞察和哲学思考。

石牛拼音读音参考

shí niú
石牛

xū mí wèi gǔ lù zhī qū, tóu jiǎo zhēng róng sāi tài xū.
须弥为骨露织躯,头角峥嵘塞太虚。
dà dì gēng fān wú cùn tǔ, mù tóng biān suǒ qǐ néng jū.
大地耕翻无寸土,牧童鞭索岂能拘。


相关内容11:

偈颂六十八首

偈颂八十七首

偈颂六十八首

布袋赞

潮州礼长老请赞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偈倾一百三十三首
    摩耶佛母,现女主身。退藏於密,得一以宁。贵无敌,富无伦。节逢寿庆,四海欢声。愿将西祖真消息......
  • 净发
    锋芒未露鬼神号,能划群牛顶{左宁右页}毛。四海聱头俱按下,岂容存著一织毫。...
  • 偈颂八十七首
    格外一机,万灵莫测。向上一著,千眼难窥。青山白云父,白云青山儿。春风二三月,桃李自成蹊,笑......
  • 偈颂八十七首
    参禅要真实,真造无疑地。闻非未必非,说是未必是。黄龙设三关,曹洞列五位。坐断主人公,且不落......
  • 偈颂八十七首
    茅庵草舍住山深,无奈檀那错访寻。了却先师未了底,恶声从此满丛林。...
  • 舍鞋
    验尽脚跟长兴短,个中宽窄已先知。自从蹈著这些子,左右逢原显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