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盐梅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方蒙仲
2025-09-08

盐梅

宋代  方蒙仲  

众口一酸调,佳处在味外。
忽使水火争,谁令居鼎鼐。

盐梅翻译及注释

《盐梅》是宋代方蒙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众口一酸调,佳处在味外。
忽使水火争,谁令居鼎鼐。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盐梅的比喻,表达了人们对美食的不同见解和喜好。盐和梅都是食物中的调味品,而它们的味道截然不同。作者通过众口一词,强调了人们对味道的共同感受——酸。然而,佳处却在于超越了味道本身。诗中提到水火争斗的情景,暗喻了人们对于味道的争议,而谁能决定最终的结果,谁能成为众人心中的标准呢?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揭示了人们对于美食的不同看法和喜好。作者用盐和梅这两种具有鲜明特点的调味品来象征人们对于味道的多样性。虽然众人口味不尽相同,但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又能达成共识,即酸味。这种共同感受使得人们对于美食有了共同的话题和交流的基础。

然而,诗词的最后两句却给人以深思。作者用水火争斗的场景来描绘人们对于味道的争议,暗示了人们对于美食的不同见解和评判标准。最后一句“谁令居鼎鼐”,表达了对于决定权的质疑。谁能够成为众人心中的标准,决定什么样的味道才是最佳的呢?这个问题给人以思考,也引发了对于审美多样性和个体差异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揭示了人们对于美食的不同见解和喜好,并提出了对于评判标准和决定权的思考。它引发了读者对于审美多样性和个体差异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共同感受和交流的重要性的思索。

盐梅拼音读音参考

yán méi
盐梅

zhòng kǒu yī suān diào, jiā chǔ zài wèi wài.
众口一酸调,佳处在味外。
hū shǐ shuǐ huǒ zhēng, shuí lìng jū dǐng nài.
忽使水火争,谁令居鼎鼐。


相关内容11:

以诗句咏梅·老枝横出数花新

细省

桂林吟梅

此君室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十一月初八日观雨
    重阳晴过小春天,忽复萧骚雨可怜。响入竹林全似雪,湿蒸茅舍最宜烟。战尘洗净无传箭,客路泥深亦......
  • 次韵汪翔甫读予诗稿见寄二首
    我诗蒯侯剑,玉具谢华装。老矣三荒径,悠哉一瓣香。漫垂船子钓,懒下赵州床。忽忆高轩过,仙巾戴......
  •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
    花昔罗浮山下居,肌肤玉雪缟衣裾。冷斋不到朝云死,独与松风伴大苏。...
  • 送汪庭芝高士如严州
    我致仕年死期近,汝出家时生理难。沧海桑田何可料,一杯别酒莫留残。...
  • 雪中忆昔五首
    忆昔湖天雪最奇,画船朝出暮归迟。忍寒常竹怜高节,踏湿寻梅致好枝。熟醉何尝知病酒,狂吟所至动......
  • 武林感旧又二首
    吴侬青盖已云何,郎罢犹能欸乃歌。湖上船稀西子老,城中马响北人多。珍烹富户金千埒,负贩贫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