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致明并纪惠雁观梅之旧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子翚
2025-09-06

寄致明并纪惠雁观梅之旧

宋代  刘子翚  

稚刘於我最多情,此日诗筒不绝声。
孤雁相依真得地,早梅一粲又倾城。
向来兰好知谁许,病后霜林懒独行。
小几清香慰临别,极知了了万缘轻。

寄致明并纪惠雁观梅之旧作者简介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寄致明并纪惠雁观梅之旧翻译及注释

《寄致明并纪惠雁观梅之旧》是刘子翚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稚刘於我最多情,
此日诗筒不绝声。
孤雁相依真得地,
早梅一粲又倾城。
向来兰好知谁许,
病后霜林懒独行。
小几清香慰临别,
极知了了万缘轻。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明和纪惠雁观梅的情感寄托。诗人在寄托之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友谊的珍视、对于美的追求以及对于生命的感悟。

赏析:
诗词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描绘了丰富的意境和情感。首句“稚刘於我最多情”,表达了诗人对明和纪惠雁的深深情感,以及他们的友情之重。接着,“此日诗筒不绝声”,诗人在这一行中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以及对于与朋友分享诗歌的愉悦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孤雁相依真得地,早梅一粲又倾城”,通过对孤雁和早梅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于自然界中美的赞美和追求。孤雁相依的形象突显了友情和亲情的珍贵,而早梅的绚烂则展示了自然界中美的独特魅力。

随后,“向来兰好知谁许,病后霜林懒独行”,诗人表达了对于人生离别的思考和感慨。兰花的美丽被诗人视为一种珍贵的承诺,但是在别离之后,诗人却感受到了无尽的孤独和冷漠。

最后两句“小几清香慰临别,极知了了万缘轻”,是对生命的深刻领悟。小几上的清香象征着诗人对于生命中短暂美好的感激和珍惜,而“万缘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中种种繁琐和纷扰的看透和超脱。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美的追求以及生命的感悟。它以自然景物为载体,抒发了人生的情感和哲理,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寄致明并纪惠雁观梅之旧拼音读音参考

jì zhì míng bìng jì huì yàn guān méi zhī jiù
寄致明并纪惠雁观梅之旧

zhì liú yú wǒ zuì duō qíng, cǐ rì shī tǒng bù jué shēng.
稚刘於我最多情,此日诗筒不绝声。
gū yàn xiāng yī zhēn de dì, zǎo méi yī càn yòu qīng chéng.
孤雁相依真得地,早梅一粲又倾城。
xiàng lái lán hǎo zhī shuí xǔ, bìng hòu shuāng lín lǎn dú xíng.
向来兰好知谁许,病后霜林懒独行。
xiǎo jǐ qīng xiāng wèi lín bié, jí zhī liǎo le wàn yuán qīng.
小几清香慰临别,极知了了万缘轻。


相关内容11:

胡明仲罗养蒙为悠然集追用前四叠之韵

再和六四叔所赋十二相属诗

次韵明仲游将军岩

喜诛大将

送六四叔之茶陵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分韵赋古松得青字
    风韵飕飕远更清,苍髯瘦甲耸亭亭。连根欲斗岩峦力,一盖常涵雨露背。曾映月明留鹤宿,近经雷霹带......
  • 次韵熊叔雅七言
    只今漂荡贾长沙,来往三山蹑纬霞。马上新诗犹忆友,枕边幽梦不离家。风惊枯苇连汀雨,霜着寒枫满......
  • 奉酬少稷道旧之什
    少日胸怀辄自奇,与君谈笑叩天扉。南宫试艺联裾出,上苑寻芳结骑归。乱后交游今孰在,向来心事已......
  • 刘兼道猎
    刘侯好猎亲驰逐,指呼双犬如奴仆。朝卫唐石乱云来,暮听潭溪流水宿。何如著鞭走大梁,我亦与子同......
  • 寄茶与曾吉甫
    两焙春风一塍隔,玉尺银槽分细色。解苞难辨邑中黔,瀹盏方知天下白。岸巾小啜横碧斋,真味从底倾......
  • 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
    桃花偏傍谪仙居,点缀高岩今几株。力士铛边欠何物,着鞭跨马是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