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题观澜亭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子翚
2025-09-10

寄题观澜亭二首

宋代  刘子翚  

遥知压水创新斋,百里寒声席下来。
准拟杖藜秋夜去,同看月涌烂银堆。

寄题观澜亭二首作者简介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寄题观澜亭二首翻译及注释

《寄题观澜亭二首》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诗词作品。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远方得知压水创新斋,
百里之外传来寒声入席。
准备拿起杖藜去往秋夜,
一同观赏月亮涌动的银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观赏月亮的景象,展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先,诗人坐在创新斋中,遥望远方的观澜亭。他远远地听到了寒风吹过百里之外的观澜亭,仿佛寒意已经传入他的席下。这句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人所在地的景色的向往。

然后,诗人准备拿起杖藜,前往秋夜中观赏月亮。他希望与友人一同欣赏月亮的美丽景色,感受月光如银堆般涌动的壮丽景象。这里的月亮象征着友情和温暖,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秋夜月亮景色的赞美之情,展现出浓厚的人情味和对自然美的感受。同时,通过描绘远方的景色和友情的情感,诗人创造了一种距离感和凝视远方的意境,使读者在阅读中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共鸣。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将作者的思念之情和对大自然的赞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温暖、美好和共鸣的感受。

寄题观澜亭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jì tí guān lán tíng èr shǒu
寄题观澜亭二首

yáo zhī yā shuǐ chuàng xīn zhāi, bǎi lǐ hán shēng xí xià lái.
遥知压水创新斋,百里寒声席下来。
zhǔn nǐ zhàng lí qiū yè qù, tóng kàn yuè yǒng làn yín duī.
准拟杖藜秋夜去,同看月涌烂银堆。


相关内容11:

酴醾四首

杂题四首

潭溪十咏·怀新亭

春圃六言三首

舟次富池寄九江诸公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六言二首
    黄卷箧中昆友,白醪杯裹圣贤。我愿长闲足矣,人怜独处萧然。...
  • 和凶监寺玉簪花
    得得寻芳听自由,名花先占八分秋。鹭鸶折股晚风冷,姑射遗簪胜地幽。霜叶皱痕罗扇薄,香苞破处雪......
  • 张守唱和红字韵诗八首
    海市从萧索,杯盘乐土风。郡楼山向背,村坞树青红。玉尘嗤夷甫,牙筹陋阿戎。王侯真梦耳,穴蚁更......
  • 和大参相公
    松深烟锁迳,月冷水明楼。日涨沧溟窄,山阴古木秋。琴书超物表,气宇识神游。突兀东南壮,乾坤第......
  • 醉中偶成
    小院蒲萄月架东,舞腰忙趁鼓声雄。诗成彩笔分题后,人在金钗财令中。秋叶冷吟风浩荡,晚林烘透日......
  • 赠乡人曹倅待聘为通州静海宰及施博士
    茅苇连天昨已非,二年重到最堪悲。芹宫尚有肩吾在,花县犹存子建知。踯躅南飞三绕树,凄凉北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