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赠庵僧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松龙
2025-09-05

赠庵僧

宋代  陈松龙  

独羡为僧者,尘缘不到门。
采薪松落子,移径竹生孙。
古井汲云气,寒山招月魂。
犹怜生死海,应□出前村。

赠庵僧翻译及注释

《赠庵僧》是宋代诗人陈松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独自羡慕成为僧侣的人,
尘世纷扰无法到达他的门。
采集柴薪的松树掉下子,
移动行径的竹子生出孙。
古井汲取云的气息,
寒山引来月的魂魄。
仍然怜惜生死的海洋,
应该离开前面的村庄。

诗意和赏析:
《赠庵僧》描绘了一个僧侣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生活方式的羡慕和敬佩之情。诗中呈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以及通过修行和禅悟获得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的第一句“独羡为僧者,尘缘不到门”,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羡慕之情。僧人放下尘世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而诗人却无法达到这种境界。

接下来的两句“采薪松落子,移径竹生孙”,以自然景物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僧人的生活状态。采集柴薪的松树掉下松果,移动行径的竹子则生长出新的竹笋,暗示僧人的生活节奏和持续不断的修行。

“古井汲云气,寒山招月魂”这两句以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僧人追求清净和超脱的心境。古井汲取云的气息,象征僧侣通过修行汲取天上的灵气;寒山引来月的魂魄,意味着僧人通过修行达到了超脱尘世的境地。

最后两句“犹怜生死海,应□出前村”,诗人表达了对生死的思考和对僧人舍弃尘世的敬佩。诗中的“生死海”象征尘世的纷扰和生活的无常,而“前村”则代表尘世的喧嚣。诗人认为舍弃尘世是一种值得怜惜的选择,而僧人正是具备这种超越尘世的智慧和勇气。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修行生活的向往和敬佩之情,同时反思了尘世的无常和纷扰。诗中的意象和意境相得益彰,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感,体现了宋代文人抒发内心情感和追求心灵安宁的心境。

赠庵僧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ān sēng
赠庵僧

dú xiàn wèi sēng zhě, chén yuán bú dào mén.
独羡为僧者,尘缘不到门。
cǎi xīn sōng lào zǐ, yí jìng zhú shēng sūn.
采薪松落子,移径竹生孙。
gǔ jǐng jí yún qì, hán shān zhāo yuè hún.
古井汲云气,寒山招月魂。
yóu lián shēng sǐ hǎi, yīng chū qián cūn.
犹怜生死海,应□出前村。


相关内容11:

题广福寺轩

春日田园杂兴十首

游洞霄

题浯溪中兴颂二首

九日送人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全州礲岩
    泉流萦带戛冰玉,石壁深窈寒侵衣。开凿应劳造化力,窟宅如待灵仙归。...
  • 徐子融八月四夜见访值予有出寄诗三绝和韵以
    云开日脚漏微明,无奈秋风掠面清。因作西邻闲纵步,不知乘兴有高情。...
  • 汀州
    元丰陈汀州,见谓黄太史。年登境无蝗,政恐不相似。...
  • 普济院
    山远峰峰碧,林疏叶叶红。凭阑对僧语,如在画图中。...
  • 姜山后岩洞
    春山多少雨,染出碧云堆。岩冷溜常滴,人閒洞自开。摘花香入袖,题石笔黏苔。茅屋在何处,桃花流......
  • 题石水涧
    银河混落翠光冷,一派回环湛晚晖。几恨却为顽石礙,琉璃滑处玉花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