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冬日临昆明池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世民
2025-07-16

冬日临昆明池

唐代  李世民  

昆明池  

石鲸分玉溜,劫烬隐平沙。
柳影冰无叶,梅心冻有花。
寒野凝朝雾,霜天散夕霞。
欢情犹未极,落景遽西斜。

冬日临昆明池作者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冬日临昆明池翻译及注释

冬日临昆明池

石鲸分玉溜,
劫烬隐平沙。
柳影冰无叶,
梅心冻有花。
寒野凝朝雾,
霜天散夕霞。
欢情犹未极,
落景遽西斜。

诗词中文译文:
冬日来到昆明池,
水中的石鲸显得玉一样明亮,
天空隐约传来战争后的余烬,
平原上的沙子显得暗淡。
垂柳的影子好像是冰做的,
却没有叶子,
冻得发硬的梅花
却依然开放着。
寒野上朝霞会凝结成朝雾,
霜天散发着夕阳的余晖。
欢情未曾达到极致,
景色却突然向西斜去。

诗意和赏析:
在这首诗中,李世民以昆明池的冬日景色来表达短暂而无常的世事。他通过描绘石鲸玉溜、劫烬平沙和柳影冰无叶等意象,传达出一种时代流转的感慨和淡淡的哀愁。

诗的开头两句“石鲸分玉溜,劫烬隐平沙。”描绘了昆明池水中的石鲸闪耀夺目的光芒,以及战斗留下的余烬。这两句表达了世事变迁的无常和短暂,通过对比石鲸的光辉和劫烬的暗淡,强调了人生的起伏和命运的变幻。

接下来的两句“柳影冰无叶,梅心冻有花。”以柳和梅花作为意象,表达了严寒中的坚韧与生命的顽强。尽管柳树没有了绿叶,梅花却依然在严寒中绽放。这种对冬日的坚持与希望,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中困难与挫折的勇气与乐观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寒野凝朝雾,霜天散夕霞。”描绘了寒冷的早晨雾气弥漫的景象,以及夕阳的余晖在冰天雪地中散发的壮丽景色。这一描写反映了自然界在冬季的神奇美景,描绘出一派纯净而寂寥的冬日景象。

最后两句“欢情犹未极,落景遽西斜。”则表达了作者未能达到满足和欢愉的状态,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匆匆流逝。这里的“欢情”可以理解为生命的激情和欢乐,而“落景”则指代时间的消逝和景色的衰败。整个诗词通过描绘冬日景色,既表达了时光流转的无常和短暂,又透露着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冬日临昆明池拼音读音参考

dōng rì lín kūn míng chí
冬日临昆明池

shí jīng fēn yù liū, jié jìn yǐn píng shā.
石鲸分玉溜,劫烬隐平沙。
liǔ yǐng bīng wú yè, méi xīn dòng yǒu huā.
柳影冰无叶,梅心冻有花。
hán yě níng cháo wù, shuāng tiān sàn xī xiá.
寒野凝朝雾,霜天散夕霞。
huān qíng yóu wèi jí, luò jǐng jù xī xié.
欢情犹未极,落景遽西斜。


相关内容11:

和姚令公哭李尚书乂

望江南

贺新郎(童养合卺)

荆溪道中

个侬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次韵和酬刁景纯春雪戏意
    雪与春归落岁前,晓开庭树有余妍。杨花扑扑白漫地,蛱蝶纷纷飞满天。胡马嘶风思塞草,吴牛喘月困......
  • 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十月
    玉壶银箭稍难倾,釭花夜笑凝幽明。碎霜斜舞上罗幕,烛笼两行照飞阁。珠帷怨卧不成眠,金凤刺衣著......
  • 应天长(曲院荷风)
    换桥度舫,添柳护堤,坡仙题欠今续。四面水窗如染,香波酿春麹。田田处,成暗绿。正万羽、背风斜......
  • 四犯令
    月破轻云天淡注。夜悄花无语。莫听阳关牵离绪。拚酩酊、花深处。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不......
  • 失调名(赠妓)
    东风捻就,腰儿纤细。系的粉裙儿不起。近来只惯掌中看,忍教在、烛花影里。更阑应是,酒红微褪。......
  • 水调歌头
    万里楚天阔,一点寿星明。庭语以识歌舞,拍拍□秋声。会过牛郎六夕,圆欠嫦娥一夜,此际是佳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