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梦寻梅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方岳
2025-07-18

梦寻梅

宋代  方岳  

写景  隐居  

野径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
马蹄残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

梦寻梅作者简介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梦寻梅翻译及注释

《梦寻梅》是宋代方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野径深藏隐者家,
岸沙分路带溪斜。
马蹄残雪六七里,
山嘴有梅三四花。
黄叶拥篱埋药草,
青灯煨芋话桑麻。
一生烟雨蓬茅底,
不梦金貂侍玉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的清幽生活。诗人通过描绘一条深藏在野径中的小径,一片由溪流和岸沙分隔的山嘴地带,以及在白雪覆盖的六七里距离上留有几朵梅花的景象,展示了隐士居住的环境。

诗中还描绘了一幅农家的生活场景,黄叶拥挤篱笆,掩埋着草药植物,而在灯光下,人们用火炉烹煮着芋头,谈论着种桑和麻的事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一生过着简朴的生活,不梦想着华丽的服饰和富贵的生活。

赏析:
《梦寻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质朴的田园景象。诗人运用自然景物和日常农家生活的图景,将隐士与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财富的淡漠态度。

诗中的野径和岸沙带溪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幽静和隐秘的氛围,暗示着隐士生活的隐匿和与尘世的隔离。

马蹄残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这两句描绘了隐士居住的地方,通过几个具体的景物细节,展示了隐士生活的清雅和与自然的亲近。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农家生活的场景,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通过生动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朴实的农家生活和人们对于劳作和自然的依赖。

最后两句"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表达了隐士对于富贵和名利的淡泊态度。诗人将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生活相对照,表达了对清贫生活的满足和对纷繁世俗的拒绝。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质朴的意境和淡泊的情感,展示了隐士生活的美好和对纷扰世事的超越,给人以深思和舒适的感受。

梦寻梅拼音读音参考

mèng xún méi
梦寻梅

yě jìng shēn cáng yǐn zhě jiā, àn shā fēn lù dài xī xié.
野径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
mǎ tí cán xuě liù qī lǐ, shān zuǐ yǒu méi sān sì huā.
马蹄残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huáng yè yōng lí mái yào cǎo, qīng dēng wēi yù huà sāng má.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
yī shēng yān yǔ péng máo dǐ, bù mèng jīn diāo shì yù huá.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


相关内容11:

三月

白菊三首

送王四十五归东都

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还京

赠渔翁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谪居履在陈,从者有温见。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夷俗多火耕,仿习亦颇便。及兹春未深,数亩犹......
  • 杏花天
    小舟挂席,容与波上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 早望海霞边
    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日出红光散,分辉照雪崖。一餐咽琼液,五内发金沙。举手何所待,青龙白......
  • 梓州罢吟寄同舍
    不拣花朝与雪朝,五年从事霍嫖姚。君缘接座交珠履,我为分行近翠翘。楚雨含情皆有托,漳滨卧病竟......
  • 鹤
    一自王乔放自由,俗人行处懒回头。睡轻旋觉松花堕,舞罢闲听涧水流。羽翼光明欺积雪,风神洒落占......
  • 菩萨蛮
    春风试手先梅蕊,頩姿冷艳明沙水。不受众芳知,端须月与期。清香闲自远,先向钗头见。雪后燕瑶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