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耿十三湋复往辽海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戴叔伦
2025-07-18

送耿十三湋复往辽海

唐代  戴叔伦  

仗剑万里去,孤城辽海东。
旌旗愁落日,鼓角壮悲风。
野迥边尘息,烽消戍垒空。
辕门正休暇,投策拜元戎。

送耿十三湋复往辽海作者简介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送耿十三湋复往辽海翻译及注释

《送耿十三湋复往辽海》是戴叔伦在唐代写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送别耿十三湋赴东北边疆守军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仰和祝福之情。

诗意: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送别耿十三湋赴东北边疆守军的情景。诗人以豪情壮志的笔触描绘了耿十三湋离去的场景,表达了对他的敬佩之情。诗人用旌旗愁落日、鼓角壮悲风等描写手法,营造出深沉的战斗氛围。最后,诗人以“拜元戎”表达了对耿十三湋投身国家大业、保卫边疆的决心和祝福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豪情壮志的笔调,描绘了耿十三湋出征的情景。通过描写旌旗、鼓角,以及野外的士兵和边疆的城垒,诗人让读者感受到了浩渺边塞的壮丽景象。而最后表达的“拜元戎”,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当时边塞将士的敬佩和祝福之情。

整首诗形象生动,语言雄浑,给人以慷慨悲壮之感。通过描写边塞守军出征的场景,诗人抒发了对壮士们的敬佩和祝福,表达了对国家安宁和边疆稳定的期盼。

诗词中的中文译文如下:
仗剑万里去,孤城辽海东。
拿着剑出征万里,孤零零地来到辽海东。
旌旗愁落日,鼓角壮悲风。
军旗低垂在落日下,鼓声号角充满悲壮之风。
野迥边尘息,烽消戍垒空。
四野空旷尘土不起,烽火塔楼空无守卫。
辕门正休暇,投策拜元戎。
车辕上沒有行人,守门者已经不在,送别之后投军拜将。

送耿十三湋复往辽海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gěng shí sān wéi fù wǎng liáo hǎi
送耿十三湋复往辽海

zhàng jiàn wàn lǐ qù, gū chéng liáo hǎi dōng.
仗剑万里去,孤城辽海东。
jīng qí chóu luò rì, gǔ jiǎo zhuàng bēi fēng.
旌旗愁落日,鼓角壮悲风。
yě jiǒng biān chén xī, fēng xiāo shù lěi kōng.
野迥边尘息,烽消戍垒空。
yuán mén zhèng xiū xiá, tóu cè bài yuán róng.
辕门正休暇,投策拜元戎。


相关内容11:

与虞沔州谒藏真上人

晚望

奉和户曹叔夏夜寓直寄呈同曹诸公并见示

代书寄京洛旧游

贞元末东院尝接事今西川武相公于兹…夏日即事因寄四韵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时兴
    夙心旷何许,日暮依林薄。流水不待人,孤云时映鹤。濛濛千万花,曷为神仙药。不遇烂柯叟,报非旧......
  • 广陵送赵主簿自蜀归绛州宁觐
    将归汾水上,远省锦城来。已泛西江尽,仍随北雁回。暮云征马速,晓月故关开。渐向庭闱近,留君醉......
  • 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十二韵寄赠江南徐薛二侍郎
    纶阁九华前,森沈彩仗连。洞门开旭日,清禁肃秋天。霜满朝容备,钟馀漏唱传。摇珰陪羽扇,端弁入......
  • 送骆征君
    野人膺辟命,溪上掩柴扉。黄卷犹将去,青山岂更归。马留苔藓迹,人脱薜萝衣。他日相思处,天边望......
  • 暮春沐发晦日书怀寄韦功曹沨李录事从训王少府纯
    朝沐敞南闱,盘跚待日晞。持梳发更落,览镜意多违。吾友见尝少,春风去不归。登高取一醉,犹可及......
  • 项亭怀古
    力取诚多难,天亡路亦穷。有心裁帐下,无面到江东。命厄留骓处,年销逐鹿中。汉家神器在,须废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