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崔使君赴寿州(一作刘长卿诗)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皇甫冉
2025-09-02

送崔使君赴寿州(一作刘长卿诗)

唐代  皇甫冉  

列郡专城分国忧,彤幨皂盖古诸侯。
仲华遇主年犹少,公瑾论兵位已酬。
草色青青宜建隼,蝉声处处杂鸣驺。
千里相思如可见,淮南木落早惊秋。

送崔使君赴寿州(一作刘长卿诗)作者简介

皇甫冉,字茂政。约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润州(今镇江)丹阳人,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送崔使君赴寿州(一作刘长卿诗)翻译及注释

送崔使君赴寿州(一作刘长卿诗)

列郡专城分国忧,
彤幨皂盖古诸侯。
仲华遇主年犹少,
公瑾论兵位已酬。
草色青青宜建隼,
蝉声处处杂鸣驺。
千里相思如可见,
淮南木落早惊秋。

译文:
列郡各守城池以分担国家的忧虑,
红色马鞍和黑色头盖是古代诸侯的装饰。
仲华年轻时遇到了国君,职位还不高,
而公瑾的才能已经得到了应用和回报。
青青的草色适合训练猎鹰,
蝉声在每一个地方杂乱地鸣叫。
千里之外的思念仿佛可以看见,
淮南的树木早早地落叶惊动了秋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向崔使君送行的场景和思绪。整首诗以对比的手法出现了两位官员的不同命运。列郡各守城池以分担国家的忧虑,而崔使君则奉命去寿州。这个对比展示了各自的责任和使命,也表达了对崔使君的祝福和对他即将承担的责任的关切。诗中提到了古代诸侯的彤幨皂盖装饰,突出了崔使君身份和地位的尊贵。

接着诗人提到了仲华和公瑾,前者年轻且地位尚低,而后者则已经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并得到了回报。这里的对比又一次突出了崔使君的责任和使命。

诗中还描绘了自然的景色,如青青的草色适合训练猎鹰,蝉声在各处杂乱的鸣叫。这些描绘增添了自然和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崔使君的深深思念和祝福。千里之外的思念仿佛可以看见,淮南的树木早早地落叶惊动了秋天。这里的描写把思念和秋天的变化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崔使君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悲伤。

整首诗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不同人物的命运和责任,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时光的流逝表达了作者的思念和离别之情。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刻和生动。

送崔使君赴寿州(一作刘长卿诗)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cuī shǐ jūn fù shòu zhōu yī zuò liú zhǎng qīng shī
送崔使君赴寿州(一作刘长卿诗)

liè jùn zhuān chéng fēn guó yōu, tóng chān zào gài gǔ zhū hóu.
列郡专城分国忧,彤幨皂盖古诸侯。
zhòng huá yù zhǔ nián yóu shǎo,
仲华遇主年犹少,
gōng jǐn lùn bīng wèi yǐ chóu.
公瑾论兵位已酬。
cǎo sè qīng qīng yí jiàn sǔn, chán shēng chǔ chù zá míng zōu.
草色青青宜建隼,蝉声处处杂鸣驺。
qiān lǐ xiāng sī rú kě jiàn, huái nán mù luò zǎo jīng qiū.
千里相思如可见,淮南木落早惊秋。


相关内容11:

山中崔大夫有书相问(一作崔大夫有书问余山中)

送田济之扬州赴选

赋得檐燕

寄杜员外(员外垂示诗,因作此寄上)

秋夕会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彭祖井(一本题上有奉和王相公五字)
    上公旌节在徐方,旧井莓苔近寝堂。访古因知彭祖宅,得仙何必葛洪乡。清虚不共春池竟,盥漱偏宜夏......
  • 杨氏林亭探得古槎
    千年古貌多,八月秋涛晚。偶被主人留,那知来近远。...
  • 送归中丞使新罗
    诏使殊方远,朝仪旧典行。浮天无尽处,望日计前程。暂喜孤山出,长愁积水平。野风飘叠鼓,海雨湿......
  • 送陆浑主簿赵宗儒之任
    山中眇然意,此意乃平生。常日望鸣皋,遥对洛阳城。故人吏为隐,怀此若蓬瀛。夕气冒岩上,晨流泻......
  • 宿洞灵观
    孤烟灵洞远,积雪满山寒。松柏凌高殿,莓苔封古坛。客来清夜久,仙去白云残。明日开金箓,焚香更......
  • 同樊润州游郡东山
    北固多陈迹,东山复盛游。铙声发大道,草色引行驺。此地何时有,长江自古流。频随公府步,南客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