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山中(一作朱放诗,题作山中听子规)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顾况
2025-09-11

山中(一作朱放诗,题作山中听子规)

唐代  顾况  

野人爱向山中宿,况在葛洪丹井西。
庭前有个长松树,夜半子规来上啼。

山中(一作朱放诗,题作山中听子规)作者简介

顾况(约727—约815)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苏州海盐横山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

山中(一作朱放诗,题作山中听子规)翻译及注释

山中听子规,野人爱向山中宿。
况在葛洪丹井西,庭前有个长松树。
夜半子规来上啼,一声接一声下啼。
遥知不是子规啼,十里金陵白鹭飞。
译文:
山中听着子规啼声,喜欢在山中过夜的野人。
况在葛洪丹井的西面,庭院前有一棵高大的松树。
半夜时分子规来到这里啼鸣,声音接连不断地响起。
远处能明白这不是子规的啼声,是从十里外的金陵传来的白鹭飞翔的声音。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野人喜欢在山中过夜的情景。在山中夜晚,一只子规不断地啼鸣,给孤寂的山谷带来了一些生气。诗人借景抒发了对大自然和山中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中还暗示了人与自然的相通和共鸣。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山中的子规的啼声,表现了山中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描绘子规的啼声,将读者引入一个宁静的山林之中,给人一种静心、思考和享受大自然的感觉。诗人运用音乐化手法,通过子规的啼声营造出一种优美的节奏感,使诗歌更加韵味悠长。同时,诗中还蕴含着诗人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向往和思考。整首诗情感平和,节奏优美,语言简练而含蓄,展现了唐代山水诗的特色。

山中(一作朱放诗,题作山中听子规)拼音读音参考

shān zhōng yī zuò zhū fàng shī, tí zuò shān zhōng tīng zǐ guī
山中(一作朱放诗,题作山中听子规)

yě rén ài xiàng shān zhōng sù, kuàng zài gě hóng dān jǐng xī.
野人爱向山中宿,况在葛洪丹井西。
tíng qián yǒu gè cháng sōng shù, yè bàn zǐ guī lái shàng tí.
庭前有个长松树,夜半子规来上啼。


相关内容11:

云安阻雨

秋日(一作落照)

弃妇词

送王将军出塞

赋得铁马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许下书情寄张韩二舍人
    谪宦军城老更悲,近来频夜梦丹墀。银杯乍灭心中火,金镊唯多鬓上丝。绕院绿苔闻雁处,满庭黄叶闭......
  • 送陆秀才归觐省
    武陵何处在,南指楚云阴。花萼连枝近,桃源去路深。啼莺徒寂寂,征马已駸駸。堤上千年柳,条条挂......
  • 盩厔客舍
    寥寂荒垒下,客舍雨微微。门见苔生满,心惭吏到稀。篱花看未发,海燕欲先归。无限堪惆怅,谁家复......
  • 题藏公院
    古院林公住,疏篁近井桃。俗年人见少,禅地自知高。药草诚多喻,沧溟在一毫。仍悲次宗辈,尘事日......
  • 露青竹杖歌
    鲜于仲通正当年,章仇兼琼在蜀川。约束蜀儿采马鞭,蜀儿采鞭不敢眠。横截斜飞飞鸟边,绳桥夜上层......
  • 奉送崔侍御和蕃
    万里华戎隔,风沙道路秋。新恩明主启,旧好使臣修。旌节随边草,关山见戍楼。俗殊人左衽,地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