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诉衷情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晁端礼
2025-09-09

诉衷情

宋代  晁端礼  

诉衷情  

金盆水冷又重煨。
不肯傍妆台。
从教髻鬟松慢,斜亸卷云钗。
莲步稳,黛眉开。
后园回。
手挼柳带,鬓插梅梢,探得春来。

诉衷情作者简介

晁端礼(1046~1113) 北宋词人。名一作元礼。字次膺。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遂为任城人。一说徙家彭门(今江苏徐州)。晁补之称他为十二叔,常与唱和。神宗熙宁六年(1073)举进士,历单州城武主簿、瀛州防御推官,知州平恩县,官满授泰宁军节度推官,迁知大名府莘县事。因得罪上司,废徙达30年之久。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举荐,应诏来到京城。适逢宫禁中莲荷初生,他进《并蒂芙蓉》词,大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黄称他"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

诉衷情翻译及注释

《诉衷情》是一首宋代晁端礼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金盆中的水又冷又重煨。
不愿靠近妆台。
让我的发髻和头发松散下来,
斜插着云彩形状的发簪。
步履轻盈,眉目明亮。
在后园中转回来。
手中拿着柳带,鬓角插着梅花,
感受到春天的到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的情态和心情。诗中的女子不愿意去妆台打扮,她选择让发髻和头发散乱自然。她的步伐轻盈,眉宇间透露出明亮的神采。她在后园中徘徊,手中拿着柳带,鬓角插着梅花,感受到春天的到来。整首诗展示了女子自然不羁的个性和对自然的感悟。

赏析:
《诉衷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女子的自然之美和从容不迫的态度。作者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对细节的描绘,使诗中的女子形象更加鲜活。金盆水冷又重煨的描写形象生动,表达出女子不愿过于修饰自己的心态。髻鬟松慢、斜亸卷云钗的描写则展示了女子优雅自然的发型和发饰。莲步稳、黛眉开的描写刻画了女子轻盈自信的步伐和明亮的眉目。后园回的描写则表达了女子在自然环境中的自由和舒适感。整首诗以自然、优雅的形象展示了女子的美丽和内心的自由与舒适,给人以清新恬静之感。

诉衷情拼音读音参考

sù zhōng qíng
诉衷情

jīn pén shuǐ lěng yòu zhòng wēi.
金盆水冷又重煨。
bù kěn bàng zhuāng tái.
不肯傍妆台。
cóng jiào jì huán sōng màn, xié duǒ juǎn yún chāi.
从教髻鬟松慢,斜亸卷云钗。
lián bù wěn, dài méi kāi.
莲步稳,黛眉开。
hòu yuán huí.
后园回。
shǒu ruá liǔ dài, bìn chā méi shāo, tàn dé chūn lái.
手挼柳带,鬓插梅梢,探得春来。


相关内容11:

踏莎行

碧芙蓉(九日)

鹧鸪天

下水船

脱银袍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鼓笛令
    宝犀未解心先透。恼杀人、远山微皱。意淡言疏情最厚。枉教作、著行官柳。小雨勒花时候。抱琵琶、......
  • □□□(同前)
    隔水桃花□□□。□□□□□,□□□。□妆飞鹊镜台前。□□□,□□□□□。□首已依然。断云疏......
  • 木兰花令(用前韵赠郭功甫)
    少年得意从军乐。晚岁天教闲处著。功名富贵久寒灰,翰墨文章新讳却。是非不用分今昨。云月孤高公......
  • 醉花阴(越州席上官妓献梅花)
    月幌风帘香一阵。正千山雪尽。冷对酒尊傍,无语含情,别是江南信。寿阳妆罢人微困。更玉钗斜衬。......
  • 柳初新
    些儿柄靶天来大。闷损也、还知麽。共伊合下、深盟厚约,比望收因结果。这好事、难成易破。到如今......
  • 菩萨蛮
    彩旗画柱清明后。花前姊妹争携手。先紧绣罗裙。轻衫束领巾。琐绳金钏响。渐出花梢上。笑里问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