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踏莎行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之仪
2025-07-19

踏莎行

宋代  李之仪  

踏莎行  

还是归来,依前问渡。
好风引到经行处。
几声啼鸟又催耕,草长柳暗春将暮。
潦倒无成,疏慵有素。
且陪野老酬天数。
多情惟有面前山,不随潮水来还去。

踏莎行作者简介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踏莎行翻译及注释

《踏莎行》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之仪。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踏莎行

还是归来,依前问渡。
好风引到经行处。
几声啼鸟又催耕,
草长柳暗春将暮。
潦倒无成,疏慵有素。
且陪野老酬天数。
多情惟有面前山,
不随潮水来还去。

中文译文:
回到从前的地方,询问渡口的情况。
和煦的风引导我到经行的地方。
几声鸟儿的啼叫再次催促农耕,
草长得茂盛,柳树密布,春天将要结束。
我潦倒无成,生活懒散却有些本领。
暂时与乡村老人共度岁月。
唯有眼前的山峦多情,
不受潮水的涨落所影响。

诗意和赏析:
《踏莎行》描绘了诗人回到故乡的场景,展现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诗中的"归来"表明诗人已经离开乡村一段时间,并且已经返乡,他询问渡口的情况,显示了他对家乡的关心和对过去的向往。

诗中的"好风引到经行处"描述了诗人在归途中受到温暖和煦的风的引导,这种风代表着美好的预兆,预示着诗人回到家乡将会有好事发生。

接下来的几句诗描绘了乡村的景象,鸟儿的啼鸣催促着农人耕作,草长得茂盛,柳树隐约可见,春天即将过去。这些描写展示了乡村的生机和循环的自然规律。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的心情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人自称"潦倒无成",但同时也提到了自己的一些才能和素养。他选择与乡村的老人一起度过时光,可能是因为他们有着相似的境遇和情感,也可能是因为他们能够共同感受自然的美和宁静的生活。

最后两句"多情惟有面前山,不随潮水来还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山水的深情和执着。他认为只有眼前的山峦才是真正多情的,它不像潮水那样随波逐流,而是永远存在,永远不变。

整首诗词通过对乡村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真情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反思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踏莎行拼音读音参考

tà suō xíng
踏莎行

hái shì guī lái, yī qián wèn dù.
还是归来,依前问渡。
hǎo fēng yǐn dào jīng xíng chǔ.
好风引到经行处。
jǐ shēng tí niǎo yòu cuī gēng, cǎo zhǎng liǔ àn chūn jiāng mù.
几声啼鸟又催耕,草长柳暗春将暮。
liáo dǎo wú chéng, shū yōng yǒu sù.
潦倒无成,疏慵有素。
qiě péi yě lǎo chóu tiān shù.
且陪野老酬天数。
duō qíng wéi yǒu miàn qián shān, bù suí cháo shuǐ lái huán qù.
多情惟有面前山,不随潮水来还去。


相关内容11:

蓦山溪(北观避暑次明叔韵)

洞仙歌

雨中花

木兰花令

桃源忆故人(暮春)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浣溪沙(和前韵)
    霜鬓真堪插拒霜。哀弦危柱作伊凉。暂时流转为风光。未遣清尊空北海,莫因长笛赋山阳。金钗玉腕泻......
  • 万年欢
    暖律才中,正莺喉竞巧,燕语新成。万绿阴浓,全无一点芳尘。门巷朝来报喜,庆佳期、此日光荣。开......
  • 念奴娇
    画桥东过,朱门下,一水闲萦花草,独驾一舟千里去,心与长天共渺。乍暖扶春,轻寒弄晓,是处人踪......
  • 碧芙蓉(九日)
    客里遇重阳,孤馆一杯,聊赏佳节。日暖天晴,喜秋光清绝。霜乍降、寒山凝紫,雾初消、DA49潭皎洁......
  • 鹧鸪天
    壁水溶溶漾碧漪。桥门清晓驻鸾旗。三千儒服鸳兼鹭,十万犀兵虎与貔。春服就,舞雩归。四方争颂育......
  • 下水船
    总领神仙侣。齐到青云岐路。丹禁风微,咫尺谛闻天语。尽荣遇。看即如龙变化,一掷灵梭风雨。真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