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暮春即事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镃
2025-07-16

暮春即事

宋代  王镃  

卖花声断雨蒙蒙,怯酒情怀易得中。
燕子自来还自去,胭脂吹老海棠风。

暮春即事作者简介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暮春即事翻译及注释

诗词:《暮春即事》
作者:王镃(宋代)

卖花声断雨蒙蒙,
怯酒情怀易得中。
燕子自来还自去,
胭脂吹老海棠风。

【译文】
雨蒙蒙中,卖花声渐渐消失,
害羞的酒意容易被唤起。
燕子来了又离去,
风吹老去了胭脂的海棠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分的景象和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瞬息即逝的美好事物的感慨和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了雨蒙蒙的景象,暗示着春天即将过去,夏天即将来临。卖花声断,意味着雨中卖花声渐渐消失,暗示了暮春时节花的凋谢和离去,寓意着光阴的流逝和事物的消亡。

然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怯懦的性格和对酒的情愫。怯酒情怀易得中,诗人在酒后更容易表露真情,暗示了他内心深处的柔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接着,诗人提到了燕子的行踪。燕子自来还自去,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它们来到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而离去则意味着春天的离去,象征着变迁和时光的流转。

最后,诗中出现了胭脂吹老的海棠花。胭脂吹老,意味着花的颜色逐渐褪去,花朵老去。海棠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一,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诗中,海棠花被风吹老,暗示着美好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凋谢和消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诗人以简洁而精炼的语言,展现出了生活中微妙而短暂的美,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暮春时节的感慨和思考。通过对雨蒙蒙中卖花声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光阴的流逝和事物的消亡。同时,诗人将自己怯懦的性格和对酒的情愫融入其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燕子的来去象征着时光的变迁,而海棠花的老去则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性和流逝性的感慨。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生活中微妙而短暂的美,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暮春即事拼音读音参考

mù chūn jí shì
暮春即事

mài huā shēng duàn yǔ méng méng, qiè jiǔ qíng huái yì dé zhòng.
卖花声断雨蒙蒙,怯酒情怀易得中。
yàn zi zì lái huán zì qù, yān zhī chuī lǎo hǎi táng fēng.
燕子自来还自去,胭脂吹老海棠风。


相关内容11:

陶山十咏和邓牧心·任公子钓右

哭德和伯氏六首

吴中会故人

仙源即事三首

草花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钓台
    曾来天上宿,梦不离寒矶。宇宙双台迥,烟波一客归。姓增江郡重,墓隔越山微。千古登临意,凄凉带......
  • 买舟
    赤阑桥上路,几度卜归期。流水无休日,行人有老时。潮来江势逆,月出海门迟。风顺轻舟快,蒲帆尽......
  • 哭德和伯氏六首
    风尘何处托清魂,家世梅花水月村。旧箧已无封禅稿,独邻渴病似文园。...
  • 哭叶柘山
    雨肩山耸梅花瘦,戒饮心斋要独清。学得晋人文更古,写如唐帖草尤精。青衫命欠生前贵,白发诗香死......
  • 王修竹监簿名楼曰与造物游命予赋
    秦望诸峰入几看,仙居缥缈五云端。天高地迥三千界,月白风清十二阑。碧海气清珠佩湿,明河影落玉......
  • 军中乐二首
    靼衫闪色织云罗,白马金鞍载翠娥。把盏醉归营月上,胡琴捍拨采茶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