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游般若寺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雪浪法师
2025-07-20

游般若寺

明代  雪浪法师  

蟠纡垂鸟道,苍翠削芙蓉。
坐可依危石,行将驻短筇。
寒深千片竹,霜老一枝松。
甃草枯残水,空潭已化龙。

游般若寺翻译及注释

《游般若寺》是明代雪浪法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蟠纡垂鸟道,
苍翠削芙蓉。
坐可依危石,
行将驻短筇。
寒深千片竹,
霜老一枝松。
甃草枯残水,
空潭已化龙。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游人来到般若寺的景象。诗中以自然景物为表现对象,通过描绘山水之美,表达了作者对寺庙的景致和禅修境地的赞美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生动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勾勒出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水画面。

首两句“蟠纡垂鸟道,苍翠削芙蓉”,描绘了蜿蜒曲折的小径上长满了苍翠的树木,犹如翠绿的芙蓉花。这里使用了“垂鸟道”和“削芙蓉”等形象的修辞手法,使得读者可以感受到寺庙周围的静谧和生机。

接下来的两句“坐可依危石,行将驻短筇”,表达了在这个地方可以坐在险峻的岩石上,或者行走时可以依靠着矮小的竹杖。这里通过描述游人的动作,进一步强调了寺庙所具有的安详与静谧。

紧接着的两句“寒深千片竹,霜老一枝松”,以寒冷的季节景象为背景,描绘了寺庙周围郁郁葱葱的竹林和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松树。这里通过对竹林和松树的描写,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变化。

最后两句“甃草枯残水,空潭已化龙”,描绘了一片已经枯萎的草地和一潭空荡荡的水面。通过“空潭已化龙”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界神秘力量的感叹和对寺庙潜藏的禅悟之境的暗示。

整首诗词以寺庙为背景,以自然景物为描写对象,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寺庙所具有的宁静、祥和和禅修境地的赞美之情。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寺庙的宁静,也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心灵安宁。

游般若寺拼音读音参考

yóu bō rě sì
游般若寺

pán yū chuí niǎo dào, cāng cuì xuē fú róng.
蟠纡垂鸟道,苍翠削芙蓉。
zuò kě yī wēi shí, xíng jiāng zhù duǎn qióng.
坐可依危石,行将驻短筇。
hán shēn qiān piàn zhú, shuāng lǎo yī zhī sōng.
寒深千片竹,霜老一枝松。
zhòu cǎo kū cán shuǐ, kōng tán yǐ huà lóng.
甃草枯残水,空潭已化龙。


相关内容11:

郭外

上谷歌八首上楚中丞

鹿城隐居(卢熊所居)

次沈生江村韵

二月七日省牲诸陵沿道杂赋(四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庐州武昌二邸失守由太仓蹈海之燕感赋(时至
    两宫旄钺何其盛,来自庐州共武昌。广甸白云飞渺渺,大江黄鹤去茫茫。灵妃旋旆神灯见,龙女吹笙水......
  • 早朝诗(十四首)
    满地霜华衬短靴,禁城阴处晓频过。金笼内使教鹦鹉,玉勒蕃奴制骆驼。八面楼西明月在,万年枝上庆......
  • 杨子曲二首
    遥望隔水人,只见隔水树。知郎未出门,乌在树头住。...
  • 哭琼章妹(二首)
    生别那知死别难,长眠长似夜漫漫。春来燕子穿帘入,可认雕阑锁昼寒。...
  • 十七夜雨坐
    秋云满空塞,夜景生寥廓。开帘对零雨,客思转萧索。灯明虚室幌,月暗高城柝。天际闻远鸿,琴中悲......
  • 题戴进山水抱琴图歌
    呜呼清角不复见,玄鹤已去悲风呼。裨海齐州一反掌,乾坤莽莽知音孤。曲高节疏苦欲睡,白首人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