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避寇海滨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林景熙
2025-07-23

避寇海滨

宋代  林景熙  

偶动乘桴兴,孤筇立海头。
兵尘何处避,春色使人愁。
腥浪翻蛟室,痴支结蜃楼。
神山空缥缈,水弱不胜舟。

避寇海滨作者简介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避寇海滨翻译及注释

《避寇海滨》是宋代诗人林景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偶然驾着小船出海,孤独地站在海边。战乱的烽烟何处躲避?春天的美景反而让人伤感。海浪汹涌,掀起了海底的蛟室;眼花缭乱,痴迷的人们结构了幻觉之楼。神秘的山峰仿佛虚幻,水流的力量不足以承载船只。

诗意:
《避寇海滨》以战乱时期的避难境遇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战乱的厌倦和对和平安宁的向往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海滨的景色和气氛,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愁苦和对未来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战乱时期的景象。作者驾着小船出海,站在孤独的海边,表达了避开战乱、追求安宁的愿望。诗中的"兵尘何处避"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战乱的痛苦和无奈,"春色使人愁"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景色的反感,因为美景下仍然有战乱的阴影。诗中的"腥浪翻蛟室"和"痴支结蜃楼"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海浪汹涌和人们的错觉,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最后两句"神山空缥缈,水弱不胜舟"则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乡的向往,但也暗示了作者内心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词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无奈之感,通过对战乱和美好景色的对比,传达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乱的厌倦之情。

避寇海滨拼音读音参考

bì kòu hǎi bīn
避寇海滨

ǒu dòng chéng fú xìng, gū qióng lì hǎi tóu.
偶动乘桴兴,孤筇立海头。
bīng chén hé chǔ bì, chūn sè shǐ rén chóu.
兵尘何处避,春色使人愁。
xīng làng fān jiāo shì, chī zhī jié shèn lóu.
腥浪翻蛟室,痴支结蜃楼。
shén shān kōng piāo miǎo, shuǐ ruò bù shèng zhōu.
神山空缥缈,水弱不胜舟。


相关内容11:

过陶岭有钱王井又三里有钱王石庵

和监簿山中自寿

山川

水乐洞

剑池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避乱柯岩绿坡诸公以诗见寄
    柯栝各西东,音书久不通。山河隔今古,天地老英雄。局败横难着,愁多酒易中。花前多少恨,无语寄......
  • 闺词
    逢春娇病鬓蓬忪,偷拆郎书读未终。蓦地人来无语答,含羞满面发潮红。...
  • 时事
    羽书飞报南州捷,百万戎师尽转官。豪杰危中成事易,规模狭处济时难。云生杀气雕旗暗,风肃军声虎......
  • 毗陵太平院壁间画山水熟视之有飞动势殆仙笔
    山风不动云四寂,万顷波涛生素壁。三峡夜怒摇星河,九溟书沸卷霹雳。谁将江海一笔吞,华阳入砚玄......
  • 赠天目吴君实
    诗兴翩翩度雪溪,岩云犹护旧留题。梦回残月苍梧晓,家在春风秀麦西。萱草堂深衣屡寄,桃花观冷酒......
  • 真娘墓
    歌声舞影散春霞,月殉香魂几落花。休恨天家无分到,汉妃青冢落胡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