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李端叔大夫从参寥子游许昌西湖十绝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廌
2025-09-08

和李端叔大夫从参寥子游许昌西湖十绝

宋代  李廌  

西湖  

股大如腰立已忧,不须登阁始三休。
道人尊足元无病,莫取形骸向里求。

和李端叔大夫从参寥子游许昌西湖十绝作者简介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和李端叔大夫从参寥子游许昌西湖十绝翻译及注释

李廌的《和李端叔大夫从参寥子游许昌西湖十绝》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股大如腰立已忧,
不须登阁始三休。
道人尊足元无病,
莫取形骸向里求。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李端叔大夫和作者一同游览许昌西湖时的情景。诗中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人生的一种看法。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对李端叔大夫的描述,表达了一种对于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生观的批判。诗的开篇以“股大如腰立已忧”描绘了李端叔大夫的体态庞大,这里的“立已忧”意味着他的身份地位和担忧之情。接下来的“不须登阁始三休”表达了作者对李端叔大夫的劝诫,认为他不必追求更高的地位和功名,反而应该放下欲望,心怀宁静。

第三、四句“道人尊足元无病,莫取形骸向里求”则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这里的“道人”可以理解为修行者,他们崇尚精神修养,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安宁。“尊足元无病”意味着注重保护自己的身体和内在的健康,而不是盲目追求外在的形骸之物。“莫取形骸向里求”是对世俗追求的一种否定,强调内心的追求和修炼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李端叔大夫的描绘,以及与修身养性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利和外在追求的批判,呼唤人们应该从内心寻求真正的快乐和满足。这种对于内心境界和精神追求的关注,体现了宋代文人儒家思想的影响。同时,这首诗也启示人们要珍惜健康和内心的宁静,不要被世俗的浮华所迷惑,而是要追求内在的美好和平和。

和李端叔大夫从参寥子游许昌西湖十绝拼音读音参考

hé lǐ duān shū dài fū cóng cān liáo zi yóu xǔ chāng xī hú shí jué
和李端叔大夫从参寥子游许昌西湖十绝

gǔ dà rú yāo lì yǐ yōu, bù xū dēng gé shǐ sān xiū.
股大如腰立已忧,不须登阁始三休。
dào rén zūn zú yuán wú bìng, mò qǔ xíng hái xiàng lǐ qiú.
道人尊足元无病,莫取形骸向里求。


相关内容11:

和钱之道游虎丘二首

谢傅监

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

求志书院诗四首陈师道履常之所居也

夜坐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赵玿赴成都府广都县尉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为
    吾生常羇旅,送客情更重。嗟哉平生交,今复万里送。愁端寓心目,往感接魂梦。穷途独栖迟,直道竟......
  • 范蜀公挽诗
    蚤岁青云近,英声四海驰。能怀天下宝,独让月中枝。既已登龙坂,咸观入凤池。如何老清禁,偃蹇卧......
  • 静斋诗题盛君明之室也
    人生乃动物,万事皆动端。阴阳造化汝,赋汝以五官。五官各治职,愈治当愈残。非苦动所扰,乌知静......
  • 邓城道中怀旧时德麟相拉至江北三县
    昔从郡丞游,余寒春未回。玄云蔽冷日,朔风卷黄霾。枯榛拥残雪,疏篱横野梅。季夏方溽暑,後乘复......
  • 范蜀公挽诗
    重望晋随会,清明越大夫。忘身安社稷,寄傲老江湖。黼冕固已远,黄金犹可模。旌贤宜异数,愿上孝......
  • 光化霁景楼
    层楼压清汉,初上便忘归。夕霭藏平野,晴烟漏翠微。城昏晚鸦集,江静野鸥飞。何日赋招隐,行吟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