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方公院寄夏侯明府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贯休
2025-09-11

题方公院寄夏侯明府

唐代  贯休  

银地有余光,方公道益芳。
谁分修藏力,顶有剃头霜。
经勘松风燥,檐垂坞茗香。
终须结西社,此县似柴桑。

题方公院寄夏侯明府作者简介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题方公院寄夏侯明府翻译及注释

《题方公院寄夏侯明府》是唐代贯休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银地有余光,
方公道益芳。
谁分修藏力,
顶有剃头霜。
经勘松风燥,
檐垂坞茗香。
终须结西社,
此县似柴桑。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贯休写给夏侯明府的一封信。他讲述了方公院的美景和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夏侯明府的敬佩之情,并寄予了对明府公正执政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方公院的景色和贯休对夏侯明府的赞美之情。下面对每一句进行详细解析:

1. 银地有余光:这句诗以银色的光芒来描绘大地,可能指的是月光洒在地面上的美景。这一描写给人以宁静和宜人的感觉。

2. 方公道益芳:方公院的道路更加芬芳。这句表达了方公院的环境优美,可能指院内的花草树木或者香气四溢的环境。

3. 谁分修藏力,顶有剃头霜:谁会分配修建府邸的力量,屋顶上有霜冻的痕迹。这句诗可能指的是修建方公院的艰辛过程,以及在屋顶上积聚的霜冻,暗喻作者经历了困难和辛劳。

4. 经勘松风燥:经过勘察,发现松树的风吹很干燥。这句描绘了方公院周围的气候环境,可能是指松树的风吹带来的干燥之感。

5. 檐垂坞茗香:屋檐上垂下茗香。这句表达了方公院内茶香扑鼻的情景,给人以愉悦和宜人的感觉。

6. 终须结西社,此县似柴桑:最终会结社于西方,这个县与柴桑相似。这句诗表达了贯休的愿望,希望夏侯明府能在方公院结社并管理这个县,同时暗示着柴桑的美好景色,暗示方公院和这个县同样美丽宜人。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方公院的美景和贯休对夏侯明府的敬佩之情。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对明府的期望,诗中融入了作者对美好环境和良好治理的向往,向读者传递了一种平和宜人的感觉。

题方公院寄夏侯明府拼音读音参考

tí fāng gōng yuàn jì xià hóu míng fǔ
题方公院寄夏侯明府

yín dì yǒu yú guāng, fāng gōng dào yì fāng.
银地有余光,方公道益芳。
shuí fēn xiū cáng lì, dǐng yǒu tì tóu shuāng.
谁分修藏力,顶有剃头霜。
jīng kān sōng fēng zào, yán chuí wù míng xiāng.
经勘松风燥,檐垂坞茗香。
zhōng xū jié xī shè, cǐ xiàn shì chái sāng.
终须结西社,此县似柴桑。


相关内容11:

周五声调曲 变宫调 一

送卫王南征诗

感遇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

题段吉先小景三首

出自蓟北门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周五声调曲 商调曲 一
    君以宫唱。宽大而谟明。臣以商应。闻义则可行。有熊为政。访道于容成。殷汤受命。委任于阿衡。忠......
  • 扬州杂咏七首
    杨徐僭盗雄图炽,高吕陵夷霸气阑。犹有昆冈作龙虎,千秋原庙奉衣冠。...
  • 咏画屏风诗 二一
    聊开郁金屋。暂对芙蓉池。水光连岸动。花风合树吹。春杯犹杂泛。细菓尚连枝。不畏歌声尽。先看筝......
  • 叙旧感怀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
    郎潜如我未宜惊,户部须推宰相评。他日碧山思却走,当年紫府已收名。共知白发生青鬓,未废长歌续......
  • 和关彦远秋风吹我衣
    海中群鱼化黄雀,林乌移巢避岁恶。邺王城上秋风惊,昔时城中邺王第。只今蔓草无人行,但见黄河咆......
  • 和宇文内史入重阳阁诗
    北原风雨散。南宫容卫疎。待诏还金马。儒林归石渠。徒悬仁寿镜。空聚茂陵书。竹泪垂秋笋。莲衣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