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24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

宋代  苏轼  

何人劝我此间?弦管生衣甑有埃。
绿蚁沾唇无百斛,蝗虫扑面已三回。
磨刀入谷追穷寇,洒涕循城拾弃孩。
为郡鲜欢君莫叹,犹胜尘土走章台。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翻译及注释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是苏轼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何人劝我此间?
弦管生衣甑有埃。
绿蚁沾唇无百斛,
蝗虫扑面已三回。
磨刀入谷追穷寇,
洒涕循城拾弃孩。
为郡鲜欢君莫叹,
犹胜尘土走章台。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轼写给刘贡父和李公择的回信。诗中表达了苏轼对自己当前处境的感慨和对友人的劝慰。诗人在其中以饱满的情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他内心的真实感受。

赏析:
首句“何人劝我此间?”,表达了诗人身处困境时,有人劝他离开此地。接下来的两句“弦管生衣甑有埃,绿蚁沾唇无百斛”,形象地描绘了生活贫困的景象,琴弦生满灰尘,嘴唇沾满蚂蚁,生活艰辛。而“蝗虫扑面已三回”,则意味着困难和灾难多次降临。

接下来的两句“磨刀入谷追穷寇,洒涕循城拾弃孩”,表达了诗人寻求自救和拯救他人的决心和努力。他愿意拿起刀剑,去追击那些恶劣的盗贼,为了正义而流泪,为了保护城市而放弃亲生的孩子。

最后两句“为郡鲜欢君莫叹,犹胜尘土走章台”,表达了诗人对处境的坦然和志向的坚定。他告诉朋友们不要为他的困境而感到忧伤,因为他觉得守护家乡胜过升官发财,即使只是在尘土飞扬的城市中奔波也不会后悔。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苏轼当时的境遇和心境,表达了他宁愿守护家乡而不求名利的坚定态度,体现了他为人正直、豪迈不羁的个性。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liú gòng fù lǐ gōng zé jiàn jì èr shǒu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

hé rén quàn wǒ cǐ jiān? xián guǎn shēng yī zèng yǒu āi.
何人劝我此间?弦管生衣甑有埃。
lǜ yǐ zhān chún wú bǎi hú, huáng chóng pū miàn yǐ sān huí.
绿蚁沾唇无百斛,蝗虫扑面已三回。
mó dāo rù gǔ zhuī qióng kòu, sǎ tì xún chéng shí qì hái.
磨刀入谷追穷寇,洒涕循城拾弃孩。
wèi jùn xiān huān jūn mò tàn, yóu shèng chén tǔ zǒu zhāng tái.
为郡鲜欢君莫叹,犹胜尘土走章台。


相关内容11:

游径山

携妓乐游张山人园

次韵子由柳湖感物

书晁说之考牧图后

陈季常自岐亭见访郡中及旧州诸豪争欲邀致之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雪诗八首
    万石千钧积累成,未应忽此一毫轻。寒松瘦竹元清劲,昨夜分明闻折声。...
  • 次韵钱越州
    髯尹超然定逸群,南游端为访云门。谪仙归侍玉皇案,老鹤来乘刺史轓。已觉簿书哀老子,故知笾豆有......
  •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南园
    不种夭桃与绿杨,使君应欲候农桑。春畦雨过罗纨腻,夏垅风来饼饵香。...
  • 次韵子由送陈侗知陕州
    谁能如铁牛,横身负黄河。滔天不能没,尺箠未易诃。世俗自无常,徐公故逶迤。别来不可说,事与浮......
  • 梅花二首
    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
  • 自仙游回至黑水见居民姚氏山亭高绝可爱复憩
    山鸦晓辞谷,似报游人起。出门犹屡顾,惨若去吾里。道途险且迂,继此复能几。溪边有危构,归驾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