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宿山寺雪夜寄吉中孚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端
2025-07-28

宿山寺雪夜寄吉中孚

唐代  李端  

独爱僧房竹,春来长到池。
云遮皆晃朗,雪压半低垂。
不见侵山叶,空闻拂地枝。
鄙夫今夜兴,唯有子猷知。

宿山寺雪夜寄吉中孚作者简介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宿山寺雪夜寄吉中孚翻译及注释

宿山寺雪夜寄吉中孚

独爱僧房竹,春来长到池。
云遮皆晃朗,雪压半低垂。
不见侵山叶,空闻拂地枝。
鄙夫今夜兴,唯有子猷知。

中文译文:
在山寺留宿的雪夜寄吉中孚

我独自钟爱僧房边的竹子,春天它们一直长到池塘。
云彩把一切都遮住,但雪却压得枝叶半垂。
虽然看不见山叶受侵,但我听到树枝被拂动的声音。
在这个夜晚,我这个平凡的鄙夫兴致勃勃,只有吉中孚知晓。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李端在山寺中留宿的雪夜,作者对山寺边的竹子情有独钟,觉得它们在春天时长得非常茂盛,甚至长到了池塘中。虽然夜晚云彩遮住了一切,但是雪却压得竹枝低垂下来。作者看不见竹叶是否受到雪的侵袭,但却能听到竹枝被拂动的声音。这时候,作者感到自己这个普通的人,在这个夜晚里充满了喜悦和兴致,只有吉中孚能够理解。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竹子的姿态和雪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欣喜。同时,作者借用竹子和雪的对比,抒发了自己平凡的心境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整首诗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示了李端细腻的感受和对自然的敏感。

宿山寺雪夜寄吉中孚拼音读音参考

sù shān sì xuě yè jì jí zhōng fú
宿山寺雪夜寄吉中孚

dú ài sēng fáng zhú, chūn lái zhǎng dào chí.
独爱僧房竹,春来长到池。
yún zhē jiē huǎng lǎng, xuě yā bàn dī chuí.
云遮皆晃朗,雪压半低垂。
bú jiàn qīn shān yè, kōng wén fú dì zhī.
不见侵山叶,空闻拂地枝。
bǐ fū jīn yè xìng, wéi yǒu zi yóu zhī.
鄙夫今夜兴,唯有子猷知。


相关内容11:

华阴东泉同张处士诣藏律师兼简县内同官因寄齐中书

轻薄篇

下第献座主张谓

过终南柳处士

送何召下第后归蜀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都亭驿送郭判官之幽州幕府
    幕府参戎事,承明伏奏归。都亭使者出,杯酒故人违。细雨沾官骑,轻风拂客衣。还从大夫后,吾党亦......
  • 送袁偁
    谏猎名空久,多因病与贫。买书行几市,带雨别何人。客路山连水,军州日映尘。凄凉一分手,俱恨老......
  • 题郑少府林园
    谢家今日晚,词客愿抽毫。枥马方回影,池鹅正理毛。竹筒传水远,麈尾坐僧高。独有宗雷贱,过君著......
  • 酬晋侍御见寄
    野客蒙诗赠,殊恩欲报难。本求文举识,不在子真官。细雨双林暮,重阳九日寒。贫斋一丛菊,愿与上......
  • 至德中途中书事却寄李僴
    乱离无处不伤情,况复看碑对古城。路绕寒山人独去,月临秋水雁空惊。颜衰重喜归乡国,身贱多惭问......
  • 送从叔赴洪州
    荣家兼佐幕,叔父似还乡。王粲名虽重,郄超髯未长。鸣桡过夏口,敛笏见浔阳。后夜相思处,中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