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南园杂诗六首·莲房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司马光
2025-07-24

南园杂诗六首·莲房

宋代  司马光  

莲房前后熟,供啖不须齐。
肉嫩山蜂子,棱深天马蹄。
尚连余蕊在,深映乱荷低。
脆美知新采,近根犹带泥。

南园杂诗六首·莲房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南园杂诗六首·莲房翻译及注释

《南园杂诗六首·莲房》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莲房前后熟,供啖不须齐。
肉嫩山蜂子,棱深天马蹄。
尚连余蕊在,深映乱荷低。
脆美知新采,近根犹带泥。

中文译文:
莲房前后都成熟,供应食用无需齐全。
肉嫩的山蜂子,蜜蜂蜜蜜的身体有深深的棱角,就像天马的蹄子。
莲花的花蕊仍然相连,深深地映照在低垂的乱荷中。
脆美的莲房知道新的采摘,靠近根部仍然带着泥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莲房为主题,通过描绘莲房的特点和美丽之处,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

首先,诗中描述了莲房成熟的景象,莲房前后都已经成熟,供应食用时并不需要全部齐全。这一描写展示了莲房的丰盛和富饶,也暗示了生命的繁荣和丰收。

接着,诗中提到了肉嫩的山蜂子,它们的身体有深深的棱角,就像天马的蹄子。这种比喻使得蜜蜂的形象更加生动,同时也突出了莲房的美味和独特之处。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莲花的美丽景象。莲花的花蕊仍然相连,深深地映照在低垂的乱荷中。这一描写展示了莲花的娇美和细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

最后,诗中提到脆美的莲房知道新的采摘,靠近根部仍然带着泥土。这一描写展示了莲房的新鲜和可口,也暗示了生命的延续和不断更新。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莲房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同时,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使得诗词更加生动有趣,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思考。

南园杂诗六首·莲房拼音读音参考

nán yuán zá shī liù shǒu
南园杂诗六首

lián fáng qián hòu shú, gōng dàn bù xū qí.
莲房前后熟,供啖不须齐。
ròu nèn shān fēng zǐ, léng shēn tiān mǎ tí.
肉嫩山蜂子,棱深天马蹄。
shàng lián yú ruǐ zài, shēn yìng luàn hé dī.
尚连余蕊在,深映乱荷低。
cuì měi zhī xīn cǎi, jìn gēn yóu dài ní.
脆美知新采,近根犹带泥。


相关内容11:

浣溪沙

次前韵二首

夜发长垣

和胜之雪霁借马入局偶书

双竹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利州鲜于转运公剧八咏·会景亭
    景物浩无穷,兹为一都会。之人心若鉴,万状静相对。乔林拥砌底,修岭倚窗背。流云过席上,去鸟出......
  • 山家
    林下脱双履,窗边挂幅巾。闲堂风掩户,断岭月窥人。...
  • 吕禄庙
    赤帝祚四百,徒然诸吕谋。山游逢友卖,未返见家收。蔽冢昔无记,遗祠今幸留。士心俱左袒,何怨曲......
  • 送酒与邵尧夫因戏之
    林下虽无忧可销,许由闻说挂空瓢。请君呼取孟光饮,共插花枝煮药苗。...
  •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
    声教万余里,文明四十春。茂勋留信史,盛福满生民。共适禽鱼乐,安知橐籥仁。百年龙驭远,空复仰......
  • 又寄献
    承明共直庐,瞬息八年余。幸吒屏星驾,前迎使者车。变虽殊贵贱,心不置视疏。青眼披情素,犹如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