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秋望寄王使君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贯休
2025-07-23

秋望寄王使君

唐代  贯休  

静蹑红兰径,凭高旷望时。
无端求句苦,永日壑风吹。
大月生峰角,残霞在树枝。
只应刘越石,清啸正相宜。

秋望寄王使君作者简介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秋望寄王使君翻译及注释

静蹑红兰径,
凭高旷望时。
无端求句苦,
永日壑风吹。

大月生峰角,
残霞在树枝。
只应刘越石,
清啸正相宜。

诗词的中文译文:

静悄悄地走过红兰之径,
站在高处,远远眺望。
无缘无故地苦苦追寻句子,
整日里壑谷的风吹。

明亮的月亮升起在峰角,
余晖还挂在树枝上。
只有刘越石,
才能唱出那清脆悠扬的啸声。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在秋天眺望远方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刘越石的称赞。

在秋天的田园中,作者悄悄地走过红兰之径,来到一个高处,俯瞰远方的美景。他追求句子的灵感,但却心情苦闷,没有找到合适的表达。

整日里,他站在壑谷中,凉风吹过,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月亮从山峰上升起,残余的晚霞还挂在树枝上,增添了一抹美丽的色彩。

最后,作者称赞了刘越石的才华,认为只有他才能演唱出那清脆悠扬的啸声,与这秋景相得益彰。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秋天的景色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真情流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红兰之径、月亮和晚霞等,使整首诗充满诗意和艺术感。

诗的前两句“静蹑红兰径,凭高旷望时”,以静、远的意象创造了一种宁静、远离尘嚣的感觉。后两句“无端求句苦,永日壑风吹”,通过描写作者追求句子的过程和壑风的吹拂,体现了作者的孤独和沉思。

诗的后两句“大月生峰角,残霞在树枝”,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营造出秋天的美景,同时增添了一份浪漫和诗意。

诗的最后两句“只应刘越石,清啸正相宜”,通过称赞刘越石的才华,与自然景物相呼应,展示了作者对艺术和美的热爱。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致的描写和真情流露,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赞美。诗中的景象和意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旷远,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深情和悲苦。

秋望寄王使君拼音读音参考

qiū wàng jì wáng shǐ jūn
秋望寄王使君

jìng niè hóng lán jìng, píng gāo kuàng wàng shí.
静蹑红兰径,凭高旷望时。
wú duān qiú jù kǔ, yǒng rì hè fēng chuī.
无端求句苦,永日壑风吹。
dà yuè shēng fēng jiǎo, cán xiá zài shù zhī.
大月生峰角,残霞在树枝。
zhǐ yīng liú yuè shí, qīng xiào zhèng xiāng yí.
只应刘越石,清啸正相宜。


相关内容11:

送沈侍郎

苦热行

闻友人驾前及第

途中逢周朴

夜直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上杜使君
    为鱼须处海,为木须在岳。一登君子堂,顿觉心寥廓。右听青女镜,左听宣尼铎。政术似蒲卢,诗情出......
  • 塞上曲二首
    锦袷胡儿黑如漆,骑羊上冰如箭疾。蒲萄酒白雕腊红,苜蓿根甜沙鼠出。单于右臂何须断,天子昭昭本......
  • 寄积麦山会如长老
    默然如大道,尘世不相关。青桧行时静,白云禅处闲。贫高一生行,病长十年颜。夏满期游寺,寻山又......
  • 经废宫
    终日河声咽暮空,烟愁此地昼濛濛。锦帆东去沙侵苑,玉辇西来树满宫。鲁客望津天欲雪,朔鸿离岸苇......
  • 秋居寄王相公三首
    禅林蝉□落,地燥可生苔。好句慵收拾,清风作么来。饼唯餐喜悦,社已得宗雷。还似山中日,柴门更......
  • 鄂渚逢杨赞禹
    流浪兵荒苦,相思岁月阑。理惟通至道,人或谓无端。烧猛湖烟赤,窗空雪月寒。知音不可见,始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