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前调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杨冠卿
2025-09-07

前调

宋代  杨冠卿  

月冷花寒宫漏促。
人在虚檐,玉体温无粟。
弦断鸾胶还再续。
娇云时霎情难足。
解道双鸳愁独宿。
宿翠偎红,蛱蝶元相逐。
蓬海路遥天六六。
终须伴我骑黄鹄。

前调作者简介

杨冠卿(1138-?)南宋诗人,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前调翻译及注释

《前调》是宋代诗人杨冠卿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寒冷孤寂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爱情的渴望和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月冷花寒宫漏促。
人在虚檐,玉体温无粟。
弦断鸾胶还再续。
娇云时霎情难足。
解道双鸳愁独宿。
宿翠偎红,蛱蝶元相逐。
蓬海路遥天六六。
终须伴我骑黄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寒冷的月夜和凋零的花朵作为背景,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寂寞之情。"月冷花寒宫漏促"这句描绘了寒夜中宫廷里快速滴落的漏水声,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孤独的感觉。"人在虚檐,玉体温无粟"意味着作者在寒冷的虚空之下,没有温暖的粟米来滋养自己,暗示了作者身处困境和落寞的状态。

"弦断鸾胶还再续"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失去的爱情的渴望,希望能够重新续上失去的感情。"娇云时霎情难足"则描绘了短暂的快乐和情感无法满足的心情,强调了作者对于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解道双鸳愁独宿"这句表达了双鸳鸯分离的痛苦和寂寞,暗示了作者自己的孤独感受。"宿翠偎红,蛱蝶元相逐"描绘了翠绿的植物和艳丽的蝴蝶相互依偎和追逐的情景,与作者的孤独形成对比。

"蓬海路遥天六六"这句表达了作者思念远方的恋人,暗示了作者与恋人之间的距离和分离的痛苦。"终须伴我骑黄鹄"则表达了作者希望与恋人共同度过艰难困苦的旅途,寄托了对于美好未来的期待和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寒冷孤寂的情景和表达对于爱情的思念和渴望,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于幸福的追求。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强调了作者与爱情、恋人之间的距离和分离的痛苦,给人一种深刻的感受。

前调拼音读音参考

qián diào
前调

yuè lěng huā hán gōng lòu cù.
月冷花寒宫漏促。
rén zài xū yán, yù tǐ wēn wú sù.
人在虚檐,玉体温无粟。
xián duàn luán jiāo hái zài xù.
弦断鸾胶还再续。
jiāo yún shí shà qíng nán zú.
娇云时霎情难足。
jiě dào shuāng yuān chóu dú sù.
解道双鸳愁独宿。
sù cuì wēi hóng, jiá dié yuán xiāng zhú.
宿翠偎红,蛱蝶元相逐。
péng hǎi lù yáo tiān liù liù.
蓬海路遥天六六。
zhōng xū bàn wǒ qí huáng gǔ.
终须伴我骑黄鹄。


相关内容11:

卜算子(嘉定癸酉二月雨后到双溪)

红娘子

菩萨蛮(雪楼赏牡丹席上用杨民瞻韵)

清平乐(赋木犀词)

好事近(月岩)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好事近(春暮)
    风雨做春愁,桃杏一时零落。是处绿肥红瘦,怨东君情薄。行藏独倚望江楼,双燕度帘幕。回首故园应......
  • 江神子(和李能伯韵呈赵晋臣)
    五云高处望西清。玉阶升。棣华荣。筑屋溪头,楼观画难成。长夜笙歌还起问,谁放月,又西沈。家传......
  • 朝中措
    片花飞后水东流。无计挽春留。香小谁栽杜若,梦回依旧扬州。破瓜年在,娇花艳冶,舞柳纤柔。莫道......
  • 入塞
    好思量。正秋风、半夜长。奈银缸一点。耿耿背西窗。衾又凉。枕又凉。露华凄凄月半床。照得人、真......
  • 玉楼春(用韵答吴子似县尉)
    君如九酝台粘盏。我似茅柴风味短。几时秋水美人来,长恐扁舟乘兴懒。高怀自饮无人劝。马有青刍奴......
  • 菩萨蛮(重到云岩戏徐斯远)
    君家玉雪花如屋。未应山下成三宿。啼鸟几曾催。西风犹未来。山房连石径。云卧衣裳冷。倩得李延年......